在《DOTA 2》中,中何增加"卡位"(Body Blocking)是通过通过利用英雄或单位的碰撞体积限制敌方移动,从而为己方输出创造更好环境的卡位技巧。以下是己方利用卡位提升伤害输出的具体方法:
一、卡位的英雄核心原理
1. 碰撞体积机制:每个单位(英雄、小兵、出伤召唤物)均有碰撞体积,中何增加通过占据敌方移动路径可迫使其绕行或停顿。通过
2. 输出窗口延长:卡位可拖延敌方脱离攻击范围的卡位时间,让己方近战英雄多打出1-2次普攻。己方
3. 技能命中率提升:限制敌方走位后,英雄非指向性技能(如火女的出伤T、屠夫钩)更容易命中。中何增加
二、通过实战应用场景
1. 追击阶段
2. 团战站位
3. 地形配合
4. 召唤物利用
三、关键技巧
1. 走位预判:观察敌方移动惯性(如补刀后撤、被减速时的路径),提前占据目标位置。
2. 交替卡位:与队友轮流阻挡不同方向(例如一人卡左侧,一人卡右侧),彻底封锁走位。
3. 移速管理:
4. 假动作欺骗:假装向一侧移动,突然转向另一侧封堵,利用敌方惯性反应。
四、典型英雄组合
1. 人马+火女:人马用「双刃剑」减速后卡位,火女接T技能+普攻输出。
2. 复仇之魂+斯温:VS用「移形换位」将敌人换回,斯温开大卡位输出。
3. 暗影萨满+剧毒术士:蛇棒+剧毒蛇棒形成的障碍物群中穿插卡位。
五、注意事项
1. 风险控制:避免因卡位过度深入被反杀,尤其是面对有反手控制的英雄(如莱恩、lion)。
2. 碰撞体积差异:大型模型英雄(如屠夫、龙骑)更容易卡位,小型模型(如小精灵)需更精准。
3. 兵线影响:注意小兵的碰撞体积可能干扰卡位,优先清理兵线或利用小兵阻挡。
六、训练方法
1. 自定义练习:与好友1v1模拟追击/逃跑场景,熟悉不同英雄的碰撞体积。
2. 观战学习:观看职业选手(如Topson、Miracle)的第一视角,观察团战卡位细节。
3. 工具辅助:使用Overwolf等工具分析自己卡位失误的录像片段。
通过卡位最大化输出需要大量实战经验积累,建议从低风险场景(如优势路对线期)开始练习,逐步提升团战中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