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开箱:三国杀竹竹侠到底是国杀谁的武将?
凌晨两点半,我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闪烁的竹竹充电指示灯,突然想起上周打牌时老张甩出的国杀那张「竹竹侠」——这玩意儿到底是哪个势力的武将啊?当时谁也没说清楚,结果整局游戏都在为这个吵吵嚷嚷。竹竹趁着泡面还没软透,国杀干脆把资料翻个底朝天。竹竹
一、国杀卡面信息大起底
从抽屉里翻出2021年的竹竹《界限突破·典藏版》卡牌盒,边缘已经有点开胶。国杀竹竹侠的竹竹卡牌躺在扩展包最底层,卡背的国杀竹叶纹路在台灯下泛着哑光。
武将名称 | 竹竹侠(非正式昵称) |
正式称号 | 竹林隐士·诸葛瑾 |
势力归属 | 吴 |
体力上限 | 3勾玉 |
等等,竹竹这不对啊?国杀诸葛瑾不是那个总被戏称「东吴最弱文官」的老实人吗?怎么突然就「侠」起来了?卡牌左下角那行小字暴露了玄机——「2020年线下赛纪念武将,技能重制版」。竹竹
二、国杀技能设计的弦外之音
泡面的热气熏得眼镜起雾,随手在裤腿上擦了擦。这个版本的诸葛瑾确实脱胎换骨:
- 【慎行】: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弃置两张手牌,然后摸两张牌(原版是弃一摸一)
- 【弘援】:结束阶段,你可以选择至多两名其他角色,这些角色各摸一张牌,然后你摸X张牌(X为其失去的体力值)
- 【竹隐】(新增):当你成为【杀】的目标时,若你的手牌数不大于体力上限,可以进行判定,若结果为黑色,此【杀】对你无效
技能组里藏着设计师的恶趣味——那个判定成功的竹叶特效,分明是neta了武侠片里「竹林躲暗器」的经典桥段。难怪牌友们直接管他叫「竹竹侠」,这可比「界限突破·诸葛瑾」顺口多了。
三、实战中的定位争议
上周那局游戏的回放还留在手机里。老张用竹竹侠在残局1v2时,硬是靠连续三次【竹隐】判定成功翻盘,气得对面摔了可乐罐。但翻看《三国杀十周年大数据报告》,这武将的胜率其实只有48.7%。
3.1 辅助位的尴尬
虽然【弘援】能奶队友,但3血的身板在现今环境里就像纸糊的。有次我用他配合界孙权,刚给主公塞完牌,转头就被界张飞的【咆哮】捅了个对穿——说好的侠客呢?这生存能力还不如普通诸葛瑾。
3.2 判定流的玄学
凌晨三点十七分,我翻出二十张判定牌做了个暴力测试:
判定次数 | 20次 |
黑色判定成功 | 9次 |
实际触发率 | 45% |
比理论概率低5个百分点,难怪贴吧有人骂这技能是「欧洲人特供」。不过当那张「闪电判定黑桃2」和「竹隐判定黑桃3」连续出现时,确实能体会到武侠小说里「竹梢点地,翻身避箭」的快感。
四、武将背后的文化彩蛋
窗外的野猫开始打架,倒是提醒了我查《建康实录》的记载。历史上诸葛瑾在吴郡确实有「于竹林中结庐议事」的典故,但和「侠」字八竿子打不着。直到看见游卡工作室2019年的设计手札才恍然大悟——他们想把「吴国文官集团」塑造成「朝堂里的江湖」。
这种再创作倒也有趣:
- 周瑜是琴剑双绝的翩翩公子
- 鲁肃成了押镖的富商侠客
- 而诸葛瑾这个老好人,反而被安上了「大隐隐于朝」的设定
只是苦了真实历史上的诸葛瑾——人家明明是因谨慎稳重被孙权信任,现在非要让人家在卡牌游戏里玩什么「竹林闪避」,这跨界跨得比穿越小说还离谱。
泡面汤已经凉了,浮着几点凝固的油花。屏幕右下角跳出台风预警,明天估计又是窝在家里打牌的一天。下次再遇到竹竹侠,或许该试试给他配个「仁王盾」——既然要走武侠路线,那就干脆贯彻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