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手游论坛看到个热帖,分析楼主说自己刚充的苹果648突然消失,怀疑账号被黑了。和谷底下跟帖的歌游玩家七嘴八舌讨论,有人怪运营商,戏安有人怪手机系统——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全性原来每天捧着手机打游戏的保障我们,对平台的措施安全防护了解得这么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分析苹果的苹果App Store和谷歌的Google Play这两个最大的应用市场,究竟给游戏安全上了哪些保险栓。和谷
应用商店的歌游安检门
还记得去年《原神》更新时,iOS用户总比安卓早半天能玩到吗?戏安这事其实和安全审核有关。苹果的全性审核团队就像机场的安检员,每个游戏更新都要经过:
- 自动化扫描:用自家研发的保障App Store Server Notifications系统抓可疑代码
- 人工复核:真人测试内购流程和账号系统
- 突然袭击:已上架游戏也会被随机抽检
谷歌这边则是Google Play Protect当家,他们更依赖机器学习算法。有开发者跟我吐槽过,同样的游戏更新,Google Play可能2小时就过审,但App Store经常要等48小时。不过去年《Among Us》被恶意篡改事件后,谷歌也增加了人工审核的比例。
审核特性 | 苹果App Store | 谷歌Google Play |
平均审核时长 | 24-72小时 | 2-48小时 |
人工审核比例 | 100%应用覆盖 | 约30%应用覆盖 |
历史拦截量 | 2022年拦截150万次(来源:Apple Security Report) | 日均检测900万次(来源:Android Security Bulletin) |
沙盒里的游戏世界
两家公司都用了沙盒机制,但实现方式大不同。苹果的沙盒就像给每个游戏套了防爆玻璃:
- 禁止应用间互相访问
- 连通讯录都要弹窗问三遍
- 最近加的隐私营养标签,把数据收集情况写得像食品成分表
谷歌的开放生态带来更多可能,但也意味着风险。他们用SafetyNet给设备打分,玩《Pokémon GO》时突然闪退?可能就是系统觉得你手机环境可疑。不过今年新推的Play Integrity API确实让作弊器少了很多,玩《Call of Duty》时明显感觉开挂的变少了。
钱包保卫战
我表弟去年在安卓游戏里被盗刷了328,苹果用户的老妈反而从没中过招。区别可能在支付环节:
- 苹果强制走App Store支付,连支付宝都要套层壳
- 谷歌允许第三方支付,但会弹出高危警告
- 两家都用设备生物识别,不过Face ID比指纹快0.3秒
支付保护 | 苹果 | 谷歌 |
强制使用平台支付 | 是 | 否(部分地区) |
实时欺诈检测 | 基于Apple ID行为分析 | Google Play Protect动态评估 |
退款成功率 | 争议订单85% | 需联系开发者 |
当游戏遇见黑产
游戏圈流传的「卖茶女」骗局,在两大平台有不同遭遇。苹果的应用跟踪透明度让跨应用画像变难,去年有个数据:启用ATT后,广告商定位精度下降了37%。谷歌虽然也有隐私沙盒计划,但广告生态的依赖让他们转型更慢。
现在用iPhone玩《梦幻西游》,基本看不到垃圾私信;但用安卓平板登录,偶尔还能收到代充广告。不过谷歌在RCS富媒体信息里加了诈骗检测,算是扳回一城。
开发者的安全工具包
认识的手游公司CTO说过:「给苹果交保护费,向谷歌买保险」。苹果的Xcode开发环境自带安全检查,像有个老师傅在旁边盯着你写代码。谷歌的Android Studio更自由,但要自己装漏洞扫描插件。
- 苹果推荐用Game Center做社交系统
- 谷歌力推Play Games Services
- 两家都支持双因素认证,但苹果要求必须支持Face ID
最近《崩坏:星穹铁道》的防破解做得不错,他们工程师分享说用了苹果的设备绑定验证和谷歌的应用签名保护。不过安卓端的修改器还是比iOS多,毕竟越狱成本太高。
说到在《赛博朋克2077》里夜之城都不安全的年代,现实中的游戏安全倒是越来越有保障。下次看到游戏更新提示,别急着点取消,说不定就是平台在给你打安全补丁呢。两家科技巨头就像游戏世界的城管大队,虽然管理风格不同,但总归让咱们玩家少踩点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