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乱世路三国种田日记:如何在乱世里从村长混成皇帝
建安三年的某个清晨,当我蹲在田埂上看老农插秧时,种田突然意识到这个破落村庄可能就是日记改变三国历史的起点。腰间的从村长青铜剑硌得生疼,但比起隔壁县城张屠户那三百斤重的皇帝杀猪刀,这已经是乱世路我最拿得出手的装备。
一、种田先当个合格的日记庄稼汉
刚开始那会儿,我连麦子和韭菜都分不清。从村长直到秋收时粮仓里堆着三麻袋稗草,皇帝才明白种地才是乱世路乱世生存的硬道理。现在我的种田田垄规划手册上记着:
- 每5亩水田配1座筒车,灌溉效率提升40%
- 种粟米记得掺三成豆子,日记既防虫又能养地
- 山坡地种桑养蚕,从村长比种粮多赚两吊钱
作物 | 亩产 | 生长周期 |
冬小麦 | 2石 | 210天 |
春粟 | 1.8石 | 180天 |
蚕豆 | 0.5石 | 90天 |
千万别小看粪肥
上次用鸡粪兑草木灰的皇帝配方,让菜地产量翻了倍。现在我的巡逻队有项特殊任务——盯着各家各户的茅房,谁家敢把夜香卖给外乡人,罚扫马厩三天。
二、招兵买马的门道
当我用二十坛自酿米酒换来三个猎户投奔时,终于凑齐了「四大天王」——铁匠、木匠、泥瓦匠,外加我这个光杆司令。
- 流民安置三步法:先发三天粥,再给荒地,最后配媳妇
- 新兵训练必教三招:砍柴、挖壕沟、装死
- 战马要用过的,性子温顺还能多活五年
弓箭手的养成秘诀
让新兵每天射三百次草靶实在太浪费箭矢。我发明了「打麻雀训练法」——射中十只麻雀换半斤粟米,现在连七岁娃娃都能百步穿杨。
三、那些要命的基础建设
去年雨季,我的木头城墙被泡成了蘑菇培养基地。痛定思痛后,我研究出夯土夹竹筋的筑墙法,现在连投石车都砸不出坑。
设施 | 建造要点 |
粮仓 | 底层铺石灰防潮,每仓存粮不超过七成 |
兵营 | 床头必须挂兵器,半夜紧急集合快30秒 |
市集 | 要建在驿站下风向,免得马粪味熏跑客商 |
打井是个技术活
在村口老槐树下挖到第三丈深时,突然冒出的泉水把工匠冲成了落汤鸡。现在这口「喷泉井」成了姑娘们洗衣的好去处,顺便解决了士兵的单身问题。
四、那些书本不会教的阴招
上个月隔壁县来抢粮,我让伙夫在敌人营地外烤全羊。等他们为争抢食物打起来时,我的民兵举着草叉就收拾了残局。
- 往敌军水井扔死鱼,比下毒更隐蔽
- 派说书先生去敌营讲《孟姜女哭长城》
- 用蜂蜜在城墙上画蚂蚁图案动摇军心
现在我的书房里藏着本《缺德战术大全》,扉页上写着: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昨天下属来报,说三十里外的山寨开始流行瘟疫,我摸着新收的五百石粮食,望着南边隐约的炊烟,知道又到了该扩张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