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烽火十八州」里,烽火咱们想找什么样的州寻玩家?
最近工作室的咖啡机旁总飘着一句话:“这游戏到底该给谁玩?”作为《烽火十八州》的主策,我蹲在茶水间偷听了三礼拜玩家群的老农语音记录,终于憋出了这篇掏心窝子的型玩分析——咱们要找的,是烽火那些能把游戏当自家菜园子折腾的“老农型玩家”。
一、州寻先给目标用户画个像
上周在杭州玩家见面会上,老农有个穿汉服来参会的型玩兄弟让我印象深刻。他手机壳印着《三国志14》的烽火LOGO,背包上别着五个不同朝代的州寻武将徽章——这种人,就是老农咱们要找的“活体历史书”。
1. 典型玩家类型表
类型 | 占比 | 特征 |
考据党 | 35% | 能背出各朝代兵器参数,型玩看见铜钱图案歪了0.5毫米就抓狂 |
策略控 | 40% | 在食堂排队都要用兵法决定打菜顺序 |
社交牛人 | 25% | 玩个单机游戏都能组出百人帮派 |
2. 他们的烽火行为模式
- 会为考证某个历史事件,翻遍县图书馆的州寻地方志
- 打游戏时开着Excel算资源配比,比上班还认真
- 看到不合史实的老农设计,能写2000字建议不带喘气
二、玩家们最在意的三件事
上个月收集的387份问卷里,有个回答让我乐了半天:“你们要是敢出自动战斗,我就敢卸载!”这帮硬核玩家要的到底是什么?
1. 真实感要像老陈醋
山西玩家@并州铁骑 在论坛发过段视频——他把游戏里的铠甲拆成38个部件,挨个和博物馆藏品对比。结果发现头盔的护颈少了两枚铆钉,气得连夜@了客服二十次。
“不求百分百还原,但别拿淘宝戏服糊弄人”,这是他在建议邮件里写得最大的一行字。
2. 策略深度得够烧脑
记得内测时有位上海阿姨,愣是把粮草运输系统玩成了供应链模型。她儿子在玩家群吐槽:“我妈现在买菜都要算运输损耗,说白菜从浦东运到浦西得扣3%水分。”
- 要能设计多层嵌套的经济系统
- 战场变量至少包含12种自然因素
- 科技树得分叉出平行历史线
3. 社交得有烟火气
成都玩家@锦官城说书人 自创了茶馆模式——每天戌时在游戏里摆龙门阵,从赤壁东风聊到怛罗斯之战。现在他的茶摊成了游戏里的情报交换中心,连NPC都会假装路过偷听。
三、玩家最受不了的五大痛点
上周有位老哥在BUG反馈里夹带私货:“你们美工是不是把盔甲纹样画反了?这可是要影响我cosplay的!”
- 历史细节出现低级错误(比如把唐刀当武士刀)
- 战斗策略变成数值碾压
- 社交系统像相亲平台
- 更新内容破坏原有生态
- 反馈建议石沉大海
特别是最后这点,河北玩家@幽州斥候 说过个金句:“我宁可要个‘已读不回’,也不想对着黑洞发攻略。”
四、他们期待的游戏体验
在南京的玩家座谈会上,有位穿中山装的老先生掏出本泛黄的笔记:“这是我爷爷记录的军阀混战见闻,你们要不要拿去当素材?”
- 参与感:能亲手种下改变游戏世界的种子
- 成长感:十年后回来看角色成长轨迹会泪目
- 归属感:游戏里的帮派能发展成现实中的读书会
就像西安玩家@长安驿丞 说的:“我想要个能传给儿子的账号,等他长大了还能接着修我建的城墙。”
五、关于社交的特别需求
广州玩家@岭南商帮 搞了个虚拟钱庄,结果发展出跨服借贷业务。现在他们行会的准入考试是解读《盐铁论》,入会仪式得背诵《货殖列传》。
- 需要能自发形成文化圈层的社交工具
- 战争不只是打架,更是价值观碰撞
- 要留出玩家创作二创内容的接口
有位武汉玩家在建议信里写:“咱们楚国人就喜欢‘不服周’的劲儿,游戏里能不能还原当年随枣会战的拉锯感?”
六、关于改进的实在建议
最后说个趣事:上个月有位玩家把游戏里的城防系统套用在自家小区物业改革上,据说成功降低了20%的停车纠纷。这些神仙玩家提的建议,我们整理了份精华版:
建议类型 | 典型案例 |
历史考据 | 建议增加各朝代军粮配方差异(附《齐民要术》页码) |
玩法创新 | 设计可自定义的兵法组合系统(已提交算法模型) |
社交优化 | 仿照古代驿站建立情报传递链(含鸽舍功能设计图) |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响着,主美突然探头说:“刚有玩家寄来一箱山西老陈醋,说要给美工组补补眼睛。”看来咱们要找的,就是这些把游戏当自家孩子养的“亲爹妈型玩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