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界马厩全世界》里造个实用又好看的马厩:从选址到装饰的全流程
凌晨两点半,咖啡已经凉了,部建我还在游戏里折腾那个总感觉差点意思的界马厩全马厩。这已经是部建第三次推倒重来了——要么尺寸算错导致马挤不进去,要么屋顶坡度太陡像个教堂。界马厩全如果你也正在为怎么造个像样的部建马厩发愁,把我这些踩坑经验直接打包给你吧。界马厩全
一、部建选址比造型更重要
上次我把马厩建在悬崖边上,界马厩全结果马群集体表演高空跳水...所以选址三原则得记牢:
- 平坦地形:至少5×7的部建平整地块(后面会解释为什么是这个数)
- 靠近水源但不紧贴:方便饮马,但别让马厩变水族馆
- 连接主干道:用砂土路径或橡木栅栏做引导线
1.1 实测好用的界马厩全三种选址方案
村庄旁 | 直接改造铁匠铺后院,省时但容易被村民占位 |
平原中央 | 视野开阔方便驯马,部建记得留出跑马场 |
山体凹陷处 | 天然防风,界马厩全但要注意光照不足会刷怪 |
二、部建结构设计的界马厩全魔鬼细节
我的第一个马厩造得像火柴盒,马儿进去就卡bug。后来发现每匹马需要2×3格活动空间,而幼马需要额外0.5格余量。
2.1 基础尺寸参考
- 单间马厩:3×4格(含栅栏门)
- 双排式:7×5格(中间留1.5米过道)
- 豪华版:9×7格带阁楼储物区
凌晨三点半突然想起个坑:干草块千万别当墙用!马会疯狂啃食导致墙体消失。实测最经济的墙壁组合是:
- 下部1.5米:圆石或云杉木
- 上部0.5米:橡木栅栏(保证通风)
三、建材选择的血泪史
第三次重建时我才搞明白,不同木材的防潮性能直接影响马厩寿命:
橡木 | 易获取但怕雷击 | 适合干燥气候 |
深色橡木 | 防雨效果好 | 沼泽地首选 |
丛林木 | 自带防虫属性 | 热带生物群系特供 |
屋顶坡度建议控制在30-45度,用楼梯块比 slabs 更防积雪。别学我用玻璃天窗——正午阳光直射会让马匹躁动。
3.1 必须准备的六种功能方块
- 饲料槽:发射器+干草块(设置每6小时自动投放)
- 拴马桩:栅栏+拴绳(间隔至少4格防打架)
- 洗马区:炼药锅+海绵(放在斜坡最低处自然排水)
- 马蹄铁架:物品展示框+铁锭(装饰兼储物)
- 照明系统:海晶灯比火把更防潮
- 应急出口:活板门暗道(防止苦力怕夜袭)
四、那些教程不会告诉你的细节
凌晨四点发现个冷知识:马匹会根据地板材质改变行为。羊毛地毯上它们会更频繁卧倒休息,而砂土上活动量增加20%。
最容易被忽略的三个功能设计:
- 在屋檐下挂铃铛(实际用绊线钩+音符盒)
- 给种马隔间加厚墙壁(防止踢穿)
- 地窖入口要远离食槽(否则马会卡住脖子)
4.1 防止马匹消失的玄学技巧
根据Minecraft Wiki的实体保存机制,建议:
- 每匹马都命nametag(空名也会消失)
- 马厩角落放拴住的驴(据说能稳定区块)
- 避免在区块边界建隔间
天快亮了,最后分享个偷懒技巧:用侦测器+活塞做自动清粪装置,连接堆肥桶还能循环利用。现在我的马厩终于不再像个高级火柴盒,虽然右边屋顶还是有点不对称...不过算了,马儿们似乎挺喜欢这个不完美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