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收拾抽屉翻出十年前的手机老相机,插着指甲盖大小的内存存储卡,表弟凑过来惊讶地问:"这还没我手机里的卡的卡tf卡大呢!"看着他新买的类型无人机和运动相机,突然发现选对存储卡这件事,缺点真的分析能让数码生活顺畅不少。
一、手机老司机都走过的内存弯路
去年帮朋友修行车记录仪,发现经常死机的卡的卡原因竟是用了低速SD卡。店家好心提醒:"像这种要24小时擦写的类型设备,得选监控级存储卡。缺点"这才意识到,分析原来存储卡不是手机容量够大就行。
- 行车记录仪烧卡烧到哭的内存惨痛经历
- 无人机飞着飞着提示"存储空间不足"的尴尬
- Switch游戏加载时让人抓狂的等待
二、藏在名字里的卡的卡秘密
2001年松下、东芝推出的SD卡(Secure Digital),原本是替代MMC卡的升级版。而TF卡(TransFlash)2004年问世时,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变成今天的microSD标准。这俩的关系就像麦当劳的麦辣鸡翅和麦辣鸡腿堡——原料相同但形态各异。
对比项 | SD卡 | TF卡 |
出生年份 | 2001年 | 2004年 |
标准制定 | SD协会 | SD协会(后并入标准) |
曾用名 | / | MicroSD(2005年更名) |
三、肉眼可见的差别
上次帮同事恢复数据,他拿着TF卡适配器嘀咕:"这不就是个套壳魔法吗?"确实,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搭配是:
- 单反相机里躺着标准SD卡
- 运动相机肚子里的TF卡+适配器
- 老式导航仪插着miniSD卡
四、参数对比手册
在电子城见过老板用指甲比划:"SD卡这么大,TF卡这么小",其实具体尺寸数据是:
类型 | 尺寸(mm) | 重量(g) |
标准SD卡 | 32×24×2.1 | 约2 |
TF卡 | 15×11×1 | 约0.5 |
- 注意标准SD卡侧面的防写锁扣
- TF卡适配器容易丢的痛谁懂
- 无人机遥控器插槽对厚度的挑剔
五、速度暗战
闺蜜上次拍vlog,4K视频突然卡帧,才发现买的是Class4的老古董。现在常见的速度标识能把人看晕:
速度等级 | 最低写入速度 | 适用设备 |
Class10 | 10MB/s | 普通单反 |
UHS-I | 50MB/s | 入门微单 |
UHS-II | 156MB/s | 专业摄像机 |
记得在《SD Specifications Part1 Physical Layer Simplified Specification》里看过,UHS-II的金手指多了一排触点。
六、价格迷思
去年双十一比价发现,同品牌256GB的TF卡比SD卡便宜20块。店家解释:"SD卡多了控制芯片,就像带院子的房子要多算公摊面积。"
- 监控专用卡溢价15%左右
- 游戏专用卡的"速度税"
- 防水防磁的保险价
七、设备匹配指南
帮老爸选行车记录仪存储卡时,商家特别强调要选高耐久度型号。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普通卡持续写入寿命约1万小时,而监控专用卡能达到3万小时。
设备类型 | 推荐类型 | 避坑指南 |
安卓手机 | TF卡(A2标准) | 注意APP运行速度 |
运动相机 | TF卡+适配器 | 防水机型要选对应防护等级 |
单反相机 | SDXC卡 | 连拍需求选USH-II |
最近给Switch换卡时发现,任天堂官方建议读取速度至少60MB/s,否则游戏加载时能看到林克慢慢长出头发。
八、选购冷知识
- 看序列号前两位可知生产年份
- 正品金手指有镜面光泽
- 防伪标遇热变色要亲自测试
朋友在二手平台买到扩容卡,存满婚礼视频后集体消失。现在学乖了,新卡到手先用H2testw验明正身。
九、未来趋势观察
最近发布的SD Express标准支持PCIe接口,理论速度冲到985MB/s。不过看了眼钱包,还是继续用我的UHS-I卡更现实。就像相机店老板说的:"够用就好,追新永远追不上。"
窗外的无人机正在航拍晚霞,TF卡指示灯规律地闪烁着。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用3.5寸软盘的时候,谁能想到如今指甲盖大的存储卡能装下整个青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