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翻wiki才搞明白:岩浆史莱姆到底藏哪儿了
凌晨三点盯着电脑屏幕,界岩浆史手里攥着半包辣条——这大概是莱姆里领我第20次在《我的世界》里找岩浆史莱姆了。上次在下界要塞听见"咕啾咕啾"的界岩浆史声音,一转身就被三只顶着火焰的莱姆里领果冻团子推进岩浆,气得我当场摔了鼠标。界岩浆史今天非得把这事儿整明白不可...
先说结论:这玩意儿压根不用"领"
刚入坑那会儿我也满世界找领取NPC,莱姆里领后来发现岩浆史莱姆是界岩浆史自然生成的敌对生物。它们就像现实中的莱姆里领流浪猫,不会乖乖蹲在固定地点等你,界岩浆史但总在特定区域晃悠。莱姆里领主要出没地就两个:
- 下界(地狱)的界岩浆史玄武岩三角洲——约70%生成概率
- 下界要塞周边——剩下30%基本在这儿
玄武岩三角洲生存指南
上周三我带着两桶抗火药水硬闯三角洲,结果发现根本用不上——这里的莱姆里领岩浆湖会自动生成岩浆史莱姆。实测数据如下:
亮度等级 | ≤7(越黑越好) |
生成高度 | Y≤40(建议直接挖到30层) |
生成频率 | 每游戏刻约3%概率 |
凌晨四点更新:刚试出来个小技巧——站在蓝冰上打它们不会着火!界岩浆史这可比穿金甲实用多了...
为什么你总找不到?莱姆里领
翻着去年9月的游戏日志,发现我犯过这些蠢事:
- 在主世界挖到基岩层蹲了俩小时(这玩意儿根本不在主世界生成)
- 把普通史莱姆塔改造成岩浆池(浪费了三组红石)
- 以为需要先击杀烈焰人解锁生成(根本没关系)
最要命的界岩浆史是亮度判断错误。有次我举着火把在三角洲转悠,系统提示"周围太亮无法生成",气得我把火把全插在了猪灵身上...
实测有效的刷怪方案
啃着冷掉的披萨终于试出这套参数:
- 找片至少15×15的岩浆湖
- 在Y=27处搭个玻璃观察台
- 关闭所有光源(包括粒子效果)
- 挂机时保持移动(防止游戏休眠)
昨天按这个法子,半小时刷了8只中型岩浆史莱姆。掉落物岩浆膏直接装满了潜影盒——这玩意做抗火药水可比炼药锅方便多了。
关于大小的冷知识
凌晨四点半突然想到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岩浆史莱姆特别难打?翻代码发现:
尺寸 | 生命值 | 攻击力 |
小型(1格) | 4点 | 2点 |
中型(2格) | 16点 | 4点+点燃 |
大型(4格) | 64点 | 6点+击退 |
难怪上次那只巨型的一屁股坐死了我的满附魔钻石套...话说被果冻状生物击杀的成就真够嘲讽的。
天快亮了,最后记个重点:用带击退的剑把它们推岩浆里会瞬间蒸发,但这样不掉落物品。还是老实拿抢夺III的剑慢慢砍吧,反正它们的跳跃路线比高中数学题还容易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