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躺在草坪上看星星,星际现实总觉得那些闪烁的旅行光点遥不可及。如今SpaceX的梦想火箭拖着蓝色尾焰划破夜空时,我总会想起物理老师说过的挑战话:"人类迟早要把加油站开到半人马座。"

现在进行时的星际现实宇宙航班

国际空间站里,宇航员正用微波炉加热太空餐;维珍银河的旅行亚轨道飞机载着富豪游客触摸卡门线;SpaceX的星舰在得克萨斯州进行着第N次试飞...这些场景拼凑出当代航天业的魔幻现实。但要说真正的梦想星际旅行,我们还需要突破三个硬核关卡

  • 把纽约到巴黎的挑战能耗,压缩到智能手机充电的星际现实水平
  • 让人类身体承受住比过山车刺激千倍的加速度
  • 在飞船里重建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

现有推进技术对比

推进方式理论速度能耗水平成熟度
化学燃料火箭0.0003倍光速相当于美国全年用电量已商业化
核聚变引擎0.1倍光速需携带10吨氦-3实验室验证
光帆推进0.2倍光速依赖地面激光阵列技术验证中

那些藏在实验室里的黑科技

NASA的突破性推进物理项目(BPP)里,研究人员正在摆弄着「不可能引擎」。旅行这种基于量子真空涨落的梦想理论装置,据说能通过"推动空间本身"来实现位移。挑战虽然听起来像魔法,星际现实但2016年的旅行原型机确实产生了微弱的推力——大约相当于一片雪花落在手掌的力度。

冷冻休眠的梦想黎明时刻

西雅图的生物科技公司正在改良玻璃化冷冻技术,他们成功让仓鼠在-196°C环境下休眠两周后苏醒。虽然离《星际穿越》里的休眠舱还有差距,但至少证明生命暂停不是天方夜谭。

来自宇宙的物理试卷

就算解决了动力问题,宇宙本身还在给我们出难题。银河系弥漫的宇宙射线就像看不见的钢针,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每天要承受相当于做8次CT扫描的辐射量。更别说那些以0.5倍光速飞行的微陨石,它们携带的动能相当于50公斤TNT炸药。

星际环境挑战清单

威胁类型防护难度现有解决方案
宇宙辐射★★★★★水墙屏蔽/电磁偏转
微陨石撞击★★★★☆纳米自修复材料
长期失重★★★☆☆人工重力舱

地球文明的新命题

当SpaceX的星链卫星在天文照片上划出白痕时,我总想起《星际航行概论》里的预言:"航天技术突破需要全人类共识。"或许比起技术障碍,更难跨越的是如何让各国共享太空资源,如何在星际飞船上建立微型社会,以及该不该给外星微生物发放"宇宙户口"。

夜色渐深,手机弹出新闻:"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种菜实验"。阳台上的多肉盆栽在月光下泛着银辉,恍惚间觉得这些绿色生命体,也许才是第一批真正的星际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