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那些号称"梦幻西游原班人马"做的梦幻游戏 到底靠不靠谱

昨晚刷贴吧又看到个新游戏广告,标题赫然写着"梦幻西游原班人马打造",西游这已经是原班游戏今年看到的第七个了。我捧着冰可乐瘫在椅子上,人马突然就想较个真——这些游戏到底有几个是梦幻真货?

先搞清楚什么是"原班人马"

2003年网易梦幻西游项目组巅峰时期有137人的编制,根据当年网易财报附注和《中国网游研发史》记载,西游核心成员包括:

  • 主策划:吴晓冬(后创立多益网络)
  • 主程序:陈伟明(现任职腾讯互娱)
  • 美术总监:林云枫(现为自由投资人)
  • 数值策划:徐波(后开发《神武》系列)

现在市面上打着"原班人马"旗号的原班游戏游戏,其实多数只有1-2个当年项目组的人马边缘成员参与。就像你大学同学聚会,梦幻来了个隔壁班蹭课的西游也敢说"我们班同学都在"。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原班游戏"原班人马"游戏

游戏名称上线时间实际参与的原成员玩家评价
神武42019年徐波(数值)等3人7.8分(TapTap)
桃花源记22021年前美术组2人6.2分
逍遥情缘2022年无核心成员5.4分

最讽刺的是《梦幻修仙传》,宣传页挂着吴晓冬的人马照片,结果老吴本人在微博澄清:"本人从未参与该游戏研发"。梦幻这操作就像用周杰伦照片卖奶茶,西游结果人家根本没代言。原班游戏

为什么厂商爱打这个噱头?

我翻了下心理学论文《品牌情感迁移研究》,发现玩家对经典游戏的情感会自动转移到新作品上。简单说就是:

  • 看到"梦幻"两个字就想起通宵抓鬼的青春
  • 听到建邺城BGM手指会自动记忆跑商路线
  • 见到剑侠客造型会条件反射想点ALT+A

厂商就是吃准了这个心理,有个做发行的朋友酒后吐真言:"只要文案写'原班人马',转化率能提高23%"。

真·原班人马作品长什么样

目前业内公认含金量较高的只有两款:

1. 《神武》系列
徐波带着核心数值班底做的,你能在战斗公式里找到熟悉的影子。比如那个"伤害=基础值×(1+修炼差×0.02)"的经典算法,玩过梦幻的秒懂。

2. 《梦想世界》
多益网络2014年出的,虽然没明说,但主美林志强是当年画骨精灵的。你仔细看召唤兽的毛发渲染,还是那个祖传的"网易式油腻"画风。

不过要注意,这些游戏都不敢直接说"梦幻西游正统续作"。毕竟网易法务部不是吃素的,去年刚告赢过一个碰瓷的。

普通玩家怎么辨别真假?

我总结了个"三看三不看"土办法:

  • 核心玩法是否继承(比如门派克制、宝宝打书)
  • 制作人名单是否敢放在官网显眼位置
  • 网易系前员工在领英的任职记录
  • 不看宣传海报的"情怀大字报"
  • 不看媒体通稿里的模糊用词
  • 不看那些自称"精神续作"的擦边球说法

有个野路子:去问客服要版号申报表。根据《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研发人员名单必须报备。虽然一般不给看,但要是支支吾吾的...你懂的。

新出的《仙宗大掌门》案例分析

最近TapTap上有个评分8.1的新游,详情页写着"梦幻西游主美领衔"。我扒了扒资料:

所谓"主美"其实是2005年才入职的3D场景设计师,当年主要负责傲来国房屋建模。游戏实际玩法是卡牌养成,跟梦幻半毛钱关系没有。最搞笑的是角色立绘用的全是网红脸模板,这要算"原班人马",那我楼下沙县小吃也算米其林团队了。

不过人家运营聪明啊,搞了个"梦幻经典坐骑复刻活动",把当年氪金大佬最爱的七彩祥云搬过来。结果贴吧老哥纷纷破防:"我的青春就值648?"

凌晨三点写到这,突然想起2006年那个在网吧通宵跑商的夏天。也许我们追的不是什么原班人马,而是那个会为一只泡泡宝宝兴奋半天的自己。现在想想,与其纠结"是不是原班",不如找个真正好玩的游戏——哪怕它跟梦幻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