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朋友组队开黑时,微星他盯着我电脑键盘上闪烁的电脑的隐RGB灯效突然问:"你这台微星冲锋坦克用着怎么样?"这句话像按下启动键,让我意识到微星这个牌子已经从当年主板上的游戏红色龙纹,悄悄走进了咱们的日常游戏日常。
游戏玩家的形战秘密武器
把手掌贴在GP76 Leopard的金属掌托上,能感觉到双风扇六热管散发的微星余温。去年《赛博朋克2077》更新光追时,电脑的隐我这台i7-12800HX+RTX3070Ti的游戏配置,硬是日常把夜之城的霓虹光影渲染得跟蘸了辣椒油的烧烤似的——够带劲。
系列 | GE Raider | GP Leopard | GL Thin |
处理器 | i9-13980HX | i7-13700H | R7 7735HS |
显卡 | RTX4090 | RTX4070 | RTX4060 |
屏幕 | 4K 144Hz MiniLED | 2K 240Hz | 1080P 165Hz |
隐形战士的形战秘密
上个月帮学妹挑电脑,她指着Stealth 14 Studio说:"这个好像MacBook诶!微星"确实,电脑的隐1.7kg的游戏重量藏着i7-13620H和RTX4060,Type-C充电时还能用安静模式码字。日常不过要我说,形战最绝的是那个1080P摄像头——网课画面比手机前置还清楚。
创意工作者的光影魔术
做视频的朋友总抱怨剪辑时屏幕偏色,直到换了Creator Z17。那块4K 120Hz的触摸屏,出厂自带Calman认证,配合True Color技术,他说现在调色就像在真实的油画布上涂抹。键盘左上角的智能旋钮,轻轻一转就能精准调整时间轴,比鼠标拖动优雅多了。
- Content Creation Console:一键切换性能模式
- MSI Pen:4096级压感笔藏在机身里
- 雷电4接口:同时外接双4K显示器
主板里的变形金刚
帮表弟装机选了MPG Z790 Edge,这小子现在逢人就炫耀他的PCIe 5.0 SSD。说实话,M.2冰霜铠甲确实管用,连续导出8K视频时,SSD温度比裸装低了15℃。要说最实用的,还得是那个前置Type-C 20Gbps接口——插移动硬盘传素材比后置接口快一倍。
显卡上的温度计
最近给工作室换了SUPRIM 4090,三把刀锋7代风扇转起来跟猫挠似的安静。玩《星空》4K全开,核心温度愣是压在68℃以下。要说缺点嘛,那个335mm的长度差点塞不进机箱,得亏机箱厂现在都学聪明了。
记得《硬件茶谈》测评时说,微星的军规组件认证不是摆设。用了大半年,每天8小时高负荷运转,确实没遇到过蓝屏死机。倒是那个龙盾控制中心该升级了,界面还停留在Windows 8的风格。
藏在细节里的魔鬼
去年买的Modern 14,C面居然藏着Nahimic音效的认证标识。开视频会议时,对方总问我是不是换了专业麦克风。其实不过是那组双指向麦克风的功劳,它能自动过滤我敲机械键盘的咔嗒声。
要说最惊喜的,还得是GS66 Stealth的99.9Wh电池。带着它去图书馆赶论文,亮度开70%居然撑了7小时,比某些轻薄本还能打。不过那个反向充电功能有点鸡肋,给手机充20%电自己就得掉30%。
未来已来的黑科技
在微星展厅摸过新款泰坦18 Ultra,那个Cherry MX机械键盘的手感,让我想起小时候用的打字机。MiniLED屏幕的1000尼特亮度,在太阳直射下依然清晰。据说下一代要上Vapor Chamber Cooling,散热模组厚度能再减20%。
朋友最近迷上《装甲核心6》,念叨着要换2K 240Hz的显示器。我给他看Optix MPG系列,那个防眩光涂层确实有效——上周在他家联机,下午西晒的阳光下屏幕照样看得清。就是那个OSD导航键需要适应,总跟传统五向键搞混。
写到这里,窗外传来快递车的喇叭声。新到的Vector GP68HX正在派送中,据说这次搭载的DLSS 3.0能让帧数直接翻倍。摸着键盘上微微发烫的WSAD键,突然觉得咱们的数字世界,或许就该是这样带着点温热触感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