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奶奶讲故事,梦的谜总说人睡着后,操控魂魄会被一盏叫“梦浮灯”的梦的谜灯笼引着飘走。那时候觉得这灯一定是操控个神仙提着的,后来学了点科学知识,梦的谜又觉得大概是操控大脑在捣鬼。可直到现在,梦的谜我也没完全搞明白——当现实与幻想在梦里搅成一团时,操控到底是梦的谜谁在背后拨弄那盏灯?

现实与幻想的搅拌机

神经科学家用仪器监测睡眠时发现,快速眼动睡眠期的操控脑电波活跃得像是白天清醒状态。这时候,梦的谜大脑前额叶皮层(管逻辑的操控)却了,反倒是梦的谜情绪中枢杏仁核亮得像霓虹灯。这种“理性下班,操控感性加班”的梦的谜状态,可不就是现实与幻想开始跳双人舞的时候?

清醒状态梦境状态
前额叶活跃度90%前额叶活跃度20%
时间感知连续时间轴随机断裂
五感接收真实信号记忆碎片重组信号

那些可能的“提灯人”

关于谁在操控梦境,不同领域的人有各自的说法:

  • 神经学家:认为基底神经节像老式放映机,把记忆胶片随机播放
  • 心理学家:相信是潜意识在借机处理白天未完成的情结
  • 民俗研究者:翻开《搜神记》能找到十七种掌管梦境的小神

科学实验室里的怪事

2019年有个挺有意思的实验:给志愿者看红色苹果图片,结果65%的人当晚梦见了会说话的苹果。但要是把苹果换成钞票,这个比例就暴跌到12%。看起来,白天的经历确实在给梦境“喂素材”,但喂的时候明显挑食。

更玄乎的是2004年《意识研究杂志》的报道:有个总梦见迷路的老先生,脑部扫描显示他的海马体有轻微萎缩。治疗后能认路了,那些迷宫似的梦也消失了。这让人不禁想,或许现实与梦境的界限,比我们以为的模糊得多。

文化里的“控梦密码”

翻翻各地民俗,操控梦境的法子五花八门:

  • 云南某些村寨会把噩梦写在芭蕉叶上,天亮前塞进竹筒顺水漂走
  • 《酉阳杂俎》记载唐代有人用五色线编成“梦罟”网住好梦
  • 现代睡眠实验室用定向声波刺激,成功让80%被试者梦见了指定主题
传统方法现代技术作用原理
枕下放剪刀感官剥夺舱减少外界干扰
焚安息香脑电波诱导仪调节神经节律
睡前默念咒语定向记忆激活强化特定记忆

那个总被忽略的变量

有回在咖啡馆听两个姑娘聊天,穿红毛衣的那个说:“每次梦见去世的爷爷,第二天准能找到丢的东西。”这话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讨论梦境时总在找操控者,却忘了做梦的人自己。就像《梦的解析》里说的,梦是通往自我认知的密道,或许握着灯笼把手的那只手,本就长在我们自己胳膊上。

窗外的雨还在下,咖啡杯底剩了个带花纹的残渍。服务员过来续杯时,不锈钢壶嘴腾起的热气扭曲了眼前的景象,像极了梦里那些总也抓不住的画面。到底谁在操控“梦浮灯”呢?可能就像这团水汽,看得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