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阴阳师陈阳是阴阳阳谁?扒一扒小说里那个让读者又爱又恨的角色
凌晨两点半,我第N次在贴吧看到有人问"陈阳到底是师陈说谁写的",泡面汤洒在键盘上才突然意识到——这哥们儿的阴阳阳热度简直比我家楼下烧烤摊的孜然味还冲。今天就着这股烟火气,师陈说咱们好好唠唠这个让无数书虫上头的阴阳阳小说人物。
一、师陈说陈阳从哪本书里蹦出来的阴阳阳?
2016年冬天,《都市阴阳师》像颗深水炸弹似的师陈说砸进网文圈。作者"巫九"(本名杨治)在掌阅连载时恐怕都没想到,阴阳阳他笔下那个穿人字拖捉妖的师陈说年轻人会成为现象级IP。根据阅文集团2021年财报,阴阳阳这个系列光是师陈说电子书销量就破了800万次,实体书出版时更夸张,阴阳阳首印5万册三天售罄。师陈说
主角陈阳的阴阳阳出场方式就很反套路:
- 别人家天师穿道袍,他总套着某宝29包邮的卡通T恤
- 正经阴阳师用桃木剑,他抄起路边折的柳枝就能开干
- 最绝的是收妖报酬,要么是帮老太太修WiFi,要么让上市公司CEO代写暑假作业
二、人设为什么这么抓人?
有次我在作者访谈里看到段特实在的话:"写陈阳时我在送外卖,就想塑造个能蹲马路牙子吃煎饼的主角。"这种市井气和超凡能力的混搭,就像往珍珠奶茶里怼二锅头,意外地带感。
传统阴阳师 | 陈阳 |
仙风道骨 | 总被当成送外卖的 |
法器价值连城 | 罗盘是拼多多9.9包邮款 |
降妖除魔 | 帮妖怪调解家庭矛盾 |
心理学教授李明在《网络文学受众研究》里提过,这种"接地气的超能力者"设定特别容易引发共情——谁还没做过"表面社畜实际大佬"的白日梦呢?
三、那些让人拍大腿的名场面
记得有章写陈阳用美团接单系统抓妖怪,我在地铁上笑到被邻座大妈当成神经病。这哥们儿的操作永远在你想不到的地方:
- 把符咒画在共享单车二维码上,妖怪扫码就被封印
- 用僵尸跳广场舞来破坏风水阵
- 最绝的是用祖传雷法给手机充电,结果把阴间BOSS的微信号劈出来了
有读者统计过,光是前200章就埋了47个网络梗,从"大威天龙"到"鸡汤来咯"无缝切换。这种互联网时代的捉妖记,可比那些端着架子的修仙小说好玩多了。
四、为什么争议这么大?
豆瓣上有个5600楼的长帖天天吵架,有人说陈阳是"解构传统的创新",也有人骂"亵渎道教文化"。去年某高校民俗学研讨会上,两派教授差点为这事打起来。
我翻过龙虎山档案馆的《正一玄坛科仪》,发现个有趣现象:书里那些看似胡闹的术法,居然真能找到民间法教的影子。比如用外卖送符咒,其实就是"五鬼运财术"的变种;让妖怪刷好评抵罪,活脱脱现代版"阴司功德簿"。
不过必须说,后期写到"地府IPO"那段确实有点飘,连死忠粉都在贴吧吐槽:"陈阳要是再搞出个阴间比特币,我就给作者寄刀片。"
五、现实中的投射
去年重庆洪崖洞真有道士摆摊"陈阳同款算命",结果被城管追着跑的视频上了热搜。更魔幻的是,某宝"同款阴阳师装备"销量显示:
- 塑料罗盘月销2.3万件
- 印着"急急如律令"的手机壳卖断货
- 最离谱的是有店家卖"陈阳同款泡面符",说明书写着"贴碗上可召唤饿死鬼洗碗"
中国社科院那份《Z世代亚文化报告》里说,这种二次创作反哺现实的现象,在95后读者群里特别常见。说白了,大家爱的不是某个角色,而是那种"在996生活里幻想自己也能掐诀放个大招"的治愈感。
窗外天都快亮了,泡面汤在键盘缝里结成嘎巴。突然想起书里陈阳说过最戳心的一句话:"哪有什么阴阳两界,不过是活着的人在苦中作乐。"或许这就是我们熬夜追更的原因——在魔幻和现实的夹缝里,总需要个穿人字拖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