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窝在沙发上刷手机,鸡哩鸡朋友突然发来一条消息:“今晚鸡哩鸡哩有直播,从次来不来?年轻”我愣了一下:“啥是鸡哩鸡哩?”朋友甩了个嫌弃的表情包:“B站啊!这都不知道?虚拟”原来,“鸡哩鸡哩”是乐园网友对哔哩哔哩(Bilibili)的戏称——就像把“微信”叫成“小绿”一样,透着股亲昵劲儿。鸡哩鸡
从“小破站”到“鸡哩鸡哩”
2009年,从次一个叫徐逸的年轻二次元爱好者,在杭州租了间小公寓捣鼓出了哔哩哔哩的虚拟前身Mikufans。当时的乐园网站页面简陋得像大学社团主页,服务器动不动就崩溃,鸡哩鸡老用户们边骂“小破站”边守着追新番。从次谁能想到十几年后,年轻这个用游戏《魔法禁书目录》里角色昵称命名的虚拟网站,会成为月活用户超3亿的乐园庞然大物?
弹幕:快乐会传染
第一次打开“鸡哩鸡哩”,满屏五颜六字的弹幕能把人看懵。但就像嗑瓜子会上瘾,这些实时飘过的吐槽渐渐成了观看体验的灵魂。看《亮剑》时李云龙刚喊出“开炮”,屏幕瞬间被“意大利炮警告”刷屏;美食区UP主炸厨房翻车时,满屏的“哈哈哈哈”让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欢乐。这种即时共鸣,是传统视频平台给不了的快乐。
平台特色 | 鸡哩鸡哩 | 传统视频平台 |
互动方式 | 弹幕+一键三连 | 评论+点赞 |
内容生产者 | UP主生态 | 专业机构为主 |
典型场景 | 熬夜追番/看鬼畜 | 追剧/看电影 |
在“鸡哩鸡哩”能玩什么?
- 追番不用等:新海诚的动画电影刚在日本上映,这里就有高清资源(当然都是正版的)
- 学习使我快乐:罗翔讲刑法、李永乐教物理,半夜两点还有人在直播刷题
- 万物皆可鬼畜:雷军的“Are you OK”被混剪成200多个版本,诸葛亮和王朗能在说唱里Battle
记得去年考研那阵子,我在“鸡哩鸡哩”关注了个直播自习室。凌晨三点,屏幕上飘过条弹幕:“姐妹你书拿倒了”,瞬间笑醒半个直播间——这种苦中作乐的陪伴感,大概就是年轻人离不开这里的原因。
硬币、充电与周边
在“鸡哩鸡哩”混,得懂点黑话。给UP主投的“硬币”能换推广位,用“电池”充电是真金白银的打赏。去年站内虚拟礼物“节奏风暴”被刷了2700万次,相当于每分钟就有5场“打Call雨”。线下漫展更热闹,拖着行李箱抢限量周边的、cos成动漫角色面基的,能把会展中心挤成沙丁鱼罐头。
叔叔的生意经
虽然用户总调侃“陈睿叔叔又要亏钱了”,但财报数据很诚实:2022年游戏业务收入占40%,《碧蓝航线》和《FGO》的玩家贡献了不少银子。大会员年费虽然要148块,但为了抢先看《咒术回战》,多少学生党咬牙充了值。更别说那些联名款键盘、痛包,每次开售都得定闹钟抢购。
有学者在《Z世代文化消费研究》里写道:“鸡哩鸡哩搭建了个虚拟游乐园,年轻人在这里既当游客也当工作人员。”确实,我表弟去年用PR剪的游戏解说视频,居然收到品牌方的合作邀约——这种草根逆袭的故事,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夜幕降临,手机屏幕又亮起熟悉的粉色图标。手指划过首页,有人在直播猫咪吃播,有UP主在拆解最新款手机,舞蹈区的小姐姐正在跳《极乐净土》……窗外的蝉鸣渐渐低了下去,而属于“鸡哩鸡哩”的夜晚,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