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睡不着,恐怖突然想做个恐怖版蛋仔派对
凌晨两点半,蛋仔的游空调外机嗡嗡响,派对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恐怖蛋仔派对海报发呆——这粉嫩可爱的画风要是变成恐怖游戏会怎样?这个念头像卡在牙缝里的芝麻,越想越难受。蛋仔的游干脆爬起来查资料,派对结果发现这事儿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一、恐怖先得搞清楚原版游戏的蛋仔的游核心机制
抱着Switch玩到天亮,发现蛋仔派对吸引人的派对秘密其实是三个东西:
- 物理引擎的滑稽感:圆滚滚的碰撞像喝醉的企鹅
- 60秒一局的快节奏:等泡面时都能玩两把
- 社交属性和UGC内容:闺蜜昨天还给我发了她做的樱花地图
要是把这些全换成恐怖元素...我随手在笔记本上画了个流血蛋仔,自己先笑出声——这像被门夹过的恐怖番茄。
二、蛋仔的游恐怖化改造的派对五个致命问题
1. 画风突变会不会吓跑玩家?
查了2019年《游戏心理学学报》的论文,人类对恐怖元素的恐怖接受度呈U型曲线:轻度恐怖反而比完全可爱更劝退。就像往奶茶里撒胡椒粉,蛋仔的游还不如直接给杯辣椒油来得痛快。派对
原版元素 | 常规恐怖化 | 我们的方案 |
粉色云朵地板 | 血池 | 半透明内脏组织 |
欢呼观众 | 丧尸围观 | 若隐若现的透明幽灵 |
2. 物理引擎怎么为恐怖服务?
凌晨四点实验发现,把角色重量调轻20%后,飘忽不定的移动轨迹意外带出灵异感。但碰撞体积必须保留,不然"被鬼抓"的玩法就废了——这平衡度堪比在火锅里涮冰淇淋。
3. 音效设计的陷阱
- 突然的尖叫?太老套
- 持续低鸣?玩十分钟就耳鸣
- 最后采用的方案是:把原版BPM从120降到83,混入冰箱运作般的白噪音
三、实测中发现的魔鬼细节
找室友当小白鼠时发现:
- 恐怖地图必须保留明确路径指引,否则玩家像无头苍蝇(某暴躁朋友原话:"老子不是在躲鬼,是在躲迷路!")
- 惊吓点要控制在每90秒1次,参考了2021年东京电玩展的恐怖游戏数据
- 最成功的机关是把滚筒洗衣机改成绞肉机,但果汁溅射效果要调成暗红色
窗外的鸟开始叫了,屏幕右下角跳出清晨六点的闹钟提醒。保存工程文件时突然想到:或许恐怖游戏最吓人的地方,是制作人逐渐混乱的作息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