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帮闺蜜选充电宝时,使用少次我俩盯着商品页面上的毫安「20000mAh」标识发愁:这玩意儿到底够不够用?她用的iPhone 15 Pro Max,我拿的充电充电持多是老款iPhone 12,这充电次数会不会不一样?苹果带着疑问做了些功课,发现这里面的可支门道还挺有意思。
影响充电次数的使用少次关键因素
- 手机电池容量:就像水杯越大装水越多,iPhone 14(3279mAh)和iPhone 15 Pro Max(4422mAh)的毫安「肚量」可差着档次呢
- 能量转换损耗:充电宝要把3.7V的电池电压升到5V给手机充电,这个过程中会损耗约30%能量
- 实际可用容量:市面上有些充电宝标注的充电充电持多20000mAh是电芯容量,实际输出可能只有12000mAh左右
充电宝容量与手机型号对照表
充电宝容量 | iPhone 12 | iPhone 14 | iPhone 15 Pro Max |
10000mAh | 2.5次 | 2次 | 1.8次 |
20000mAh | 4次 | 3.5次 | 3次 |
充电这件事的苹果隐藏彩蛋
上周露营时,发现同行的可支伙伴用着支持PD快充的充电宝,他的使用少次iPhone 15半小时就能回血50%。这让我意识到快充协议的毫安重要性——支持20W以上快充的设备,不仅能缩短充电时间,充电充电持多还能减少充电过程中的苹果能量损耗。
选购避坑指南
- 认准「实际输出容量」而非电芯容量
- 选择支持苹果20W PD快充的可支型号
- 注意产品是否标注了完整的安规认证
有次在机场看到个大哥对着充电宝发火,原来他那标称2万毫安的充电宝给iPhone充了两次就。后来才知道他买的是三无产品,实际容量缩水了三分之一。这提醒我们,选购时不能只看价格,正规厂商的产品虽然贵点,但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现在用的这款罗马仕20000mAh充电宝,实测能给媳妇的iPhone 14 Pro充满三次半。不过要注意边充边玩的话,实际次数会打八折左右。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同样容量的充电宝,在给不同代际的苹果设备充电时,续航表现就像开盲盒——永远充满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