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里的小学"三国杀":那些年我们编过的热血故事

凌晨两点半,我盯着电脑屏幕发呆,作文突然想起小学时写过的国杀那些三国作文——关羽骑着赤兔马在操场上狂奔,张飞用扫把当丈八蛇矛追着班长打,小学诸葛亮在数学课上用"空城计"骗过老师。作文现在想想,国杀当年我们笔下的小学三国,活脱脱就是作文儿童版《三国杀》。

一、国杀每个班级都有个"戏精"三国天团

记得五年级那会儿,小学我们班男生分成三派:以体育委员为首的作文"魏国",班长带领的国杀"蜀国",还有后排差生组成的小学"吴国"。课间十分钟的作文战争,比罗贯中写的国杀还精彩。

  • 曹操转世:体育委员总爱说"宁教我负天下人",其实就是不想借橡皮
  • 刘备附体:班长收买人心靠的是每天多带三包辣条
  • 孙权的阴谋:后排那几个永远在策划"火烧连营",实际就是往别人作业本上洒水

最绝的是有次写《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全班38个人,32个写诸葛亮。剩下6个,5个写关羽,1个写貂蝉——后来发现那小子是把姐姐的作文抄串了。

二、作文本上的"武将技能"

翻出当年的作文本,发现我们无师自通地发明了各种写作必杀技:

技能名称实际用法使用频率
无中生有把同桌打架写成"温酒斩华雄"★★★★★
过河拆桥开头写"三国演义告诉我们团结",结尾变成单挑★★★☆☆
顺手牵羊把《三国演义》动画片台词当自己写的★★★★☆

语文老师有次气得拍桌子:"赵云七进七出是救阿斗,你们写七进七出小卖部是几个意思?"

2.1 那些年用烂的典故

现在想想真是尴尬到脚趾抠地:

  • 写打扫卫生必须用"三顾茅庐",其实就是在走廊喊了三次"该你值日了"
  • 运动会接力赛永远写成"赤壁之战",跑最后一棒的同学自动获得"借东风"技能
  • 最离谱是有次写《我的妈妈》,有个同学硬是套上"孟母三迁",结果他妈只是换了三次麻将馆

三、从"三国杀"到正经历史

初中时历史老师讲真三国,全班都懵了——原来诸葛亮不会呼风唤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在唐代才出现,最扎心的是周瑜根本不是被气死的。

但不得不承认,正是那些中二病发作的作文,让我们记住了:

  • 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因为总写成"二百五战役"被罚抄)
  • 三国鼎立是魏蜀吴(考试时有人写"魏蜀吴越"被笑到现在)
  • 赤壁之战在冬天(南方同学坚持认为"东风不与周郎便"说明是春天)

记得有次月考,有道题问"三国时期谁发明了馒头",全班一半人写诸葛亮,另一半写食堂阿姨——后者是正确答案,因为题目问的是"我们学校"。

四、成年后才懂的"隐藏剧情"

工作后某次团建玩真三国杀,突然意识到小时候的作文预言了很多事:

童年设定成人世界对应
刘备的"仁德"技能职场老好人总在帮同事背锅
吕布的"无双"销售冠军每个月都在单挑全组业绩
华佗的"急救"行政小姐姐的医药箱永远有创可贴

最绝的是当年写作文总爱说"分久必合",现在公司部门三天两头重组,倒是应验了。

4.1 那些消失的"武将"

翻同学录发现,当年自称"小赵云"的兄弟现在做快递员,天天真·七进七出小区;写《我要是诸葛亮》的学霸,成了朋友圈代购微商;而班里那个总模仿张飞吼的捣蛋鬼,居然在幼儿园当老师——听说他班上的孩子都会喊"俺也一样"。

凌晨三点四十,咖啡已经喝完第三杯。突然想起小学毕业时,我们在黑板报上画了幅"三国鼎立"示意图,班主任默默在旁边写了行小字:"天下大势,作业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