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AI分身的明日现状与可能性:一个刀客塔的深夜碎碎念

凌晨2点23分,我第17次重刷JT8-3时突然想到——要是舟分身能有个AI帮我代打剿灭该多好。这个念头像源石虫一样在脑子里乱爬,明日索性关掉游戏,舟分身聊聊这个越来越多人讨论的明日话题:明日方舟的AI分身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一、那些已经实现的舟分身"低配版AI"

先说个冷知识:其实我们早就在用各种半成品AI了。比如:

  • 作业站抄写员:B站那些自动解析阵容的明日脚本,能精确到"在第23秒下桃金娘"
  • 基建摸鱼小助手:连我奶奶都会用的舟分身自动换班工具,比某些五星干员的明日存在感还强
  • 材料计算器:那些预测刷本收益的网站,算法准得让人怀疑是舟分身凯尔希做的
功能类型实现程度典型例子
战斗模拟★★★☆☆PRTS的敌人路线预测
资源管理★★★★☆企鹅物流的刷图推荐
自动操作★☆☆☆☆外挂性质的自动代理

二、真正的明日技术难点在哪?

上周看到个博士在论坛发帖:"我用YOLOv5训练了个识图代打AI,结果在突袭5-3被弑君者当球踢"。舟分身这引出了核心问题——明日方舟的明日战场复杂度被严重低估了

1. 反直觉的舟分身机制陷阱

还记得第一次被冰冻无人机教做人吗?AI需要处理:

  • 隐匿单位的突然现身
  • 伤害类型与护甲值的动态博弈
  • 费用回复与技能轴的量子纠缠

某篇《基于强化学习的塔防游戏AI研究》(上海交大,2022)指出,明日这类游戏的状态空间比围棋还复杂3个数量级——毕竟围棋不用考虑夜莺开笼时机这种玄学问题。

2. 养成系统的混沌变量

我的精二90级专三阿能,和你的精一50级阿能,在AI眼里完全是两个干员。更别说还有:

  • 模组解锁带来的质变
  • 潜能提升的边际效应
  • 皮肤加成(误)带来的心理暗示

三、民间大神的野路子实验

在NGA看到个神帖,有人用树莓派+机械臂搞物理外挂:

  • 摄像头捕捉屏幕画面
  • Python脚本分析敌人波次
  • 舵机模拟手指点击

结果呢?在CE-5表现堪比职业代练,遇到萨卡兹穿刺手就直接表演机械舞。这反而证明了一点:人类的条件反射比算法更适应突发状况

四、官方态度与法律红线

鹰角去年更新的用户协议里,第4.2条明确写着:"禁止任何形式的自动化脚本"。但有趣的是,他们同时开放了:

  • 战斗回放系统(可视为AI训练数据集)
  • 详细的数值公式文档
  • 沙盘模式的API接口

这种堵后门开前门的做法,像极了阿米娅一边说"博士要遵守规则",一边偷偷帮你改报告。

五、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喝着第4杯咖啡,我翻到MIT媒体实验室的《游戏AI协作框架》论文,里面提到的"人机共玩"模式可能更适合方舟:

  • 策略预演:AI快速模拟100种下干员顺序,标出最优3种
  • 失误预警:在你要忘记开真银斩时震动手机
  • 战术解说:用机器学习分析你的操作习惯,像大尾巴狼一样点评"这里下先锋太激进了"

窗外天快亮了,最后分享个真实故事:上周我表妹用"自动刷图"脚本挂机1-7,早上发现手机烧到能煎蛋。这大概就是现阶段AI分身的真实写照——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但总有人前赴后继地尝试

(游戏内提示音突然响起)啊...理智回满了,该去和源石虫们续写孽缘了。如果你也研究过这类奇技淫巧,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翻车故事——毕竟,人类的智慧,有时候就藏在那些可笑的失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