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北大宿舍捣鼓出"迷你世界"的迷世年轻人
凌晨三点的北大36号楼还亮着几盏灯,其中有个穿格子衬衫的界创简介男生正对着发蓝光的屏幕敲代码,手边堆着七八个可乐罐。始人这人叫张泽阳,迷世当时他肯定没想到,界创简介自己捣鼓的始人这个沙盒游戏会在五年后让3000万小学生喊着"yyds"。
一、迷世从乐高积木到代码方块
1992年出生的界创简介张泽阳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孩子",不过他的始人特别之处在于——能把所有玩具都玩成编程课。小学时他爸给买的迷世第一套乐高,别人拼城堡,界创简介他非要把电机组装进去搞自动门。始人"现在想想,迷世迷你世界里那个红石电路系统,界创简介可能就是始人从那时候埋下的种子。"
高考那年发生件趣事:他本来报的物理系,结果在新生群里看到计算机系的学长炫耀自己写的贪吃蛇,转头就改了志愿。这个决定直接改变了中国沙盒游戏的格局,真的。
1. 大学时期的"不务正业"
- 2013年大二:在算法课上偷偷写游戏引擎,被教授抓现行反而获得实验室钥匙
- 2014年暑假:窝在宿舍搞出第一个可放置方块的DEMO,室友们成了首批测试员
- 2015年毕业季:当别人忙着拍毕业照时,他收到了第一笔20万的天使投资
有次他电脑崩了,急得在未名BBS上发帖求助,结果引来十几个技术宅现场救援。后来这群人成了迷你玩科技最早的班底,现在公司墙上还挂着他们当年在麦当劳通宵讨论的照片。
二、在腾讯和创业之间的选择
2015年秋招,张泽阳手里攥着两份offer:腾讯互娱的SP和自家那个连logo都没有的工作室。他导师说了句特别实在的话:"你要是想安稳,明天就去深圳报到;要是想折腾,现在就该去租服务器了。"
结果这哥们选了第三条路——白天在腾讯上班,晚上远程指挥北京的团队。这种状态持续了整整11个月,直到《迷你世界》日活突破10万那天,他leader在周会上说:"小张,你黑眼圈比熊猫还重了。"
时间节点 | 关键决策 | 后果 |
2016.03 | 放弃腾讯股票 | 团队吃了一个月泡面 |
2017.09 | 坚持不做付费装备 | 被30家渠道商拒绝 |
2018.12 | 上线UGC工坊 | 次日服务器崩了18小时 |
最绝的是2017年那场"抄袭风波",张泽阳直接带着核心代码去对手公司楼下咖啡厅,当着人家CTO的面跑了一遍引擎。后来对方技术总监在知乎写了篇《关于沙盒游戏碰撞检测的十七种实现方式》,变相给迷你世界做了波技术背书。
三、理工男的产品哲学
如果你玩过早期版本的迷你世界,肯定记得那个反人类的合成表——要造木镐得先记住5种树枝的排列组合。这不是设计失误,是张泽阳故意埋的"彩蛋"。"我想让小孩们体会下,当年我们玩我的世界时查Wiki的快乐。"他在某次极客公园的分享会上这么说。
2. 那些执拗的决定
- 坚持用Lua不用Unity:为了让MOD作者能用记事本写代码
- 地图存档限制在50MB:因为测试发现这是红米手机能流畅运行的临界值
- 雨天场景必现BUG:其实是故意留的,为了提醒团队"完美主义会拖垮项目"
有次更新导致所有熊猫坐骑变成了粉红色,官方微博发了条"听说这样能提高生育率?",结果转发量破了三万。这种理工男的冷幽默,反而成了迷你世界的社区文化。
四、当创始人成为"彩蛋"
现在游戏里有个隐藏NPC叫"熬夜的程序猿",穿蓝色格子衫,对话会显示"可乐+代码=快乐"。老玩家都知道这是在玩梗,但新入坑的小朋友可能永远不知道,这个彩蛋角色走路会留下咖啡杯印记的设定,来自张泽阳的真实生活习惯。
去年高校游戏联赛上,有学生问他成功秘诀,他挠着头说:"就是把大学宿舍里没写完的代码补完了而已。"台下哄笑的时候没人注意到,他手机屏保还是2014年那个像素风的测试版截图。
凌晨四点的科兴科学园依然灯火通明,张泽阳的办公室玻璃上贴满了便利贴,最新那张写着"记得给36号楼捐空调"——看来这位创始人还没忘记,当年那个在铁架床上辗转反侧想创意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