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玩家们聚在一起聊《魔兽争霸》,魔兽总会听到有人喊“快出胖子”“对面胖子海来了”。争霸中位作胖这个被称作“胖子”的游戏因角色,其实是角色不死族的中坚单位——憎恶(Abomination)。它那缝合怪般的魔兽臃肿身躯,配上两把冒着绿光的争霸中位作胖剁肉刀,当年可是游戏因让不少新手吃过苦头。
一、角色长得胖也是魔兽有原因的
要说为啥大家都管憎恶叫胖子,看看它的争霸中位作胖设定就知道。暴雪官方资料里写着,游戏因憎恶是角色用七具尸体缝合而成的战争机器。游戏里的魔兽建模特别夸张:啤酒肚晃来晃去,缝合线都快要崩开,争霸中位作胖走起路来地面都在震。游戏因有玩家开玩笑说:“这货要是去体检,体重秤直接爆表。”
(一)体型对比有讲究
单位名称 | 种族 | 身高(游戏单位) | 特殊标识 |
憎恶 | 不死族 | 2.5 | 缝合躯体/剁肉刀 |
食人魔 | 兽族 | 1.8 | 独眼/木棒 |
山岭巨人 | 暗夜精灵 | 3.0 | 岩石皮肤 |
从数据上看,虽然山岭巨人更高大,但人家是正经的战争古树召唤物。相比之下,憎恶作为常规作战单位,这个体型已经算是“超规格”了。再加上它出场时总带着“咕噜咕噜”的肠胃蠕动声,想不记住都难。
二、战场上的人肉推土机
别看胖子动作慢吞吞,实战中可是个狠角色。记得当年看Moon用蜘蛛流对抗胖子海,那场面就跟剁饺子馅似的。憎恶有三个核心设定:
- 疾病云雾:攻击时25%概率传播疾病
- 吞噬尸体:每秒恢复15点生命值
- 重甲单位:天生自带5点护甲
这些特性让它成为“越打越精神”的典型。有次我和朋友2v2,对面双不死爆胖子,我们的人族火集火半天,眼瞅着血条就是下不去——后来才反应过来,人家边打边吃地上的尸体回血呢!
(二)版本变迁中的调整
暴雪对胖子的平衡性调整特别有意思:
- 1.10版本:瘟疫伤害从每秒4点提升到6点
- 1.20版本:吞噬尸体改为消耗尸体
- 1.30版本:基础攻击力下调3点
这些改动让胖子从早期的“无脑A过去”变成了需要微操的单位。现在高端局里,会卡瘟疫时间的憎恶玩家才算真高手。
三、胖子背后的文化梗
要说玩家为啥对胖子情有独钟,除了实战强度,还因为它浑身是梗。有段时间论坛流行用“今天你胖了吗”打招呼,后来演变成各种表情包。最经典的是那张胖子举着“该减肥了”的牌子,被P成各种版本。
暴雪设计师Greg Street在2011年接受《PC Gamer》采访时透露,憎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弗兰肯斯坦和中世纪瘟疫医生的结合体。那些缝合线的走向,其实是照着披萨拉丝的效果设计的——难怪看着总让人饿。
四、不同种族的应对策略
种族 | 推荐单位 | 克制原理 |
人族 | 骑士/狮鹫 | 魔法攻击破重甲 |
兽族 | 科多兽/萨满 | 吞噬/净化技能 |
暗夜 | 山岭巨人/奇美拉 | 高血量/溅射伤害 |
遇到胖子海别慌,记住这三个要点:保持距离、优先集火、清理尸体。有次看Grubby直播,他用科多兽吞了对面三个胖子,弹幕瞬间被“自助餐开始了”刷屏。
五、玩家社区的另类解读
在NGA论坛的《魔兽考古》板块,有人考据出胖子可能是斯坦索姆屠夫的变种。这个说法虽没得到官方证实,但和游戏里斯坦索姆关卡的设定确实对得上。更绝的是MOD大神们,把胖子改造成过外卖小哥、圣诞老人,甚至还有穿比基尼的版本——别说,那画面还挺带感。
现在偶尔打开《魔兽争霸3重制版》,看到那些高清化的胖子模型,缝合线里的蛆虫都看得清清楚楚。老张上次来我家开黑,盯着屏幕看了半天突然冒出一句:“你说这玩意要是参加相扑,得是什么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