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世刀建世界》里造一把中式太刀?这脑洞我试了三天

凌晨两点半,我盯着屏幕里歪歪扭扭的界中像素建筑,第17次按下Ctrl+Z。式太事情要从三天前说起——我在B站刷到个日本太刀建筑教程,筑图突然就想:凭什么中式太刀没人做?世刀建唐刀汉剑不帅吗?结果真动手才发现,这玩意儿比想象中难搞十倍。界中

一、式太先搞明白什么是筑图中式太刀

查资料时发现个冷知识:严格来说中国没有"太刀",这词特指日本刀的世刀建某种佩戴方式。但咱们有更霸道的界中——唐横刀。根据《中国古代兵器图鉴》记载,式太唐代军队标配的筑图横刀长度约60-80cm,刀身笔直带微妙弧度,世刀建和日式太刀的界中弯月造型截然不同。

  • 刀身比例:3:1的式太刃柄比(日式太刀常见4:1)
  • 核心特征:刀尖角度约45度,刀镡(护手)多为方形
  • 建筑化难点:直线条在MC里反而更难表现层次

二、用方块拼刀刃的魔鬼细节

第一次尝试用了石英台阶,结果像根粉笔。后来发现要三种材质混搭才有效果:

部位材质技巧
刀背磨制安山岩每3格错位放置楼梯
刃口铁块+雪层用雪模拟金属反光
血槽红色玻璃板两侧加发光浆果藤

最崩溃的是刀尖部分——用末地烛当装饰钉时,发现方向永远对不齐。最后是凌晨四点灵光乍现:倒置的錾制石英楼梯,配合铁活板门当刃纹,这才有了点"吴钩霜雪明"的质感。

2.1 刀镡的意外收获

本来想用錾制铜块做传统方镡,测试时手滑换成紫珀块,突然发现带花纹的紫色调意外契合唐代金银错工艺。索性加了:

  • 旋转45度的讲台当装饰托
  • 用拴绳吊着的盔甲架模拟璎珞
  • 地狱砖墙做镂空纹样

三、刀柄才是灵魂所在

看过博物馆实物的都知道,中式刀柄最讲究缠绳。试了二十多种方案后,这套组合最靠谱:

基础层:垂直摆放的橡木台阶,间隔插入云杉木活板门模拟绑带纹理。要诀是把活板门打开到22.5度角,这个角度刚好能看到木纹走向。

装饰层

  • 末影之眼当目钉(记得用指令旋转方向)
  • 染色皮革盔甲架做飘动的柄卷
  • 铁砧斜插进末端当刀首

最绝的是刀穗——用拴绳拴住棕色旗帜,旗帜图案选"锯齿斜杠",配合缓慢旋转的末地折跃门方块,居然做出了随风飘动的效果。就是帧数掉得厉害,建议生存模式别这么玩。

四、建筑化处理的三个坑

如果真按1:1比例造,这刀竖起来得有80格高。改成建筑体量时踩过的雷:

  1. 比例失调:最初刀身厚度用了5格,远看像门板。后来压缩到3格+侧边台阶才找回锐利感
  2. 功能性冲突:刀镡部分想做观景台,结果发现玩家会卡在护手里
  3. 材质限制:铜块氧化后颜色完全不对,最后改用染色陶瓦+荧光物品展示框

现在这栋建筑放在山顶上,刀尖朝下斜插进岩石,远处看就像把斩开山岳的巨刃。内部做了五层结构:

  • 刀格处是茶室(用织布机模拟屏风)
  • 刀身中段弄成藏书阁
  • 刀首位置搞了个自动烟花发射器

朋友来参观时说像武侠小说里的"剑冢",我心想废话,为了测试不同材质,地下确实埋了三十多把失败品。存档大小都快突破1G了,电脑风扇响得跟直升机似的。

要是哪天你在某个服务器看见把斜插在山顶的巨型唐刀,记得门口箱子里有本《建筑手记》——那是我熬夜改方案时写的注意事项,字迹潦草得自己都快认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