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通手机银行后,开通为避免不必要的手机骚扰电话和短信骚扰,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措施,银行涵盖隐私设置、后何话和技术拦截、避免不必主动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电短信调整手机银行隐私设置
1. 关闭营销通知
登录手机银行App后,开通在“设置”或“消息中心”中关闭“产品推荐”“营销活动”等通知选项,手机骚扰避免接收推广信息。银行部分银行(如招商银行、后何话和交通银行)支持在官网或客服处登记“拒绝营销名单”,避免不必可主动要求停止电话推销。电短信仔细阅读隐私政策,开通明确勾选“不接收第三方合作机构信息”等选项,手机骚扰防止个人信息被共享。银行2. 谨慎授权信息使用
在注册或办理业务时,避免勾选默认同意接收营销信息的条款,如“接受最新优惠通知”等。二、利用手机系统功能拦截骚扰
1. 开启智能拦截功能
iPhone用户:在“设置-电话”中启用“静音未知来电”,自动屏蔽未存储号码的来电;通过“来电阻止与身份识别”安装第三方拦截App(如腾讯手机管家)。安卓用户:在“电话-骚扰拦截”中设置自动拦截规则,或使用Google的“来电显示和骚扰电话防护”功能标记并屏蔽可疑号码。2. 设置短信过滤
在短信应用中开启“恶意网址检测”“自动删除验证码信息”等选项,减少垃圾短信干扰(不同机型路径类似“设置-隐私保护”)。三、通过运营商和第三方工具举报
1. 运营商举报
根据手机运营商发送举报短信:将骚扰号码和通话时间编辑为“号码时间”,移动发至10086999,联通至10010,电信至10000。使用运营商App内的“骚扰电话举报”功能提交投诉。2. 使用12321平台
通过12321官网(www.),平台会联动运营商处理。3. 安装专业防骚扰软件
如360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等,可实时更新骚扰号码库并自动拦截,部分软件支持标记和共享骚扰源。四、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泄露
1. 谨慎填写信息
避免在非必要场景(如抽奖活动、第三方平台)提供手机号,尤其需警惕银行合作机构的间接信息收集。定期检查银行账户活动,发现异常及时冻结或修改密码。2. 减少信息暴露
使用虚拟手机号注册非核心服务,或在手机银行中开启“隐私号码保护”功能(部分银行支持生成临时号码)。五、主动联系银行和法律维权
1. 向银行客服投诉
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如招商银行95555、交通银行95559),明确要求停止营销电话,并确认是否被登记为“拒绝名单”。2. 法律途径
若骚扰涉及诈骗或信息泄露,保留通话记录、短信截图等证据,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或向金融监管部门(如银)投诉。六、预防性措施
定期更新密码:避免使用简单密码,并每3个月更换一次,降低账户被盗风险。开启交易提醒:设置账户变动短信通知,既能掌握资金动态,也能及时发现异常交易。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减少银行相关骚扰。若问题持续,建议更换手机号并重新绑定银行账户(需提前解绑旧号码)。关注银行App升级动态(如建行、甘肃银行的2025版手机银行优化了隐私保护功能),及时利用新技术提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