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米蕉世界小米蕉”是不是营销号,我扒了整整三天资料

昨晚刷手机又看到有人吵"小米蕉是不营不是营销号",这话题像块嚼烂的销号口香糖,隔三差五就被吐出来。米蕉我干脆翻了一堆资料,不营连他两年前发的销号生存实况都扒了,现在顶着黑眼圈给你们唠点实在的米蕉。

先扔结论:他干过营销号的不营活儿,但现在不算典型营销号

这么说可能两边粉丝都要骂我,销号但你们看看这些证据就懂了:

  • 2019-2020年:那时候他的米蕉视频标题全是《震惊!我的不营世界隐藏彩蛋99%玩家不知道》,封面统一黄底红字,销号跟菜市场甩卖广告似的米蕉
  • 2021年转型期:开始出现《和网友联机被坑惨了》这种带真人反应的实况,但中间还夹着《速通攻略》这种明显冲流量的不营内容
  • 最近半年:连更时间变得很随意,有次断更23天,销号真营销号不可能这么玩

几个关键转折点

时间节点内容变化数据表现
2020.11开始用手机拍真人反应镜头播放量跌40%
2021.04停更"十大冷知识"系列掉粉1.2万
2022.08首次直播玩硬核生存模式打赏收入超视频收益

最搞笑的是去年他发了个《我被营销号盗视频了》的吐槽视频,结果评论区全在刷"你以前不也这样",他居然真回复了句"那时候要吃饭啊兄弟",这坦诚度倒不像营销号作风。

怎么判断是不是营销号?看这5个细节

半夜三点整理出来的标准(泡面汤洒键盘上刚擦干净):

  • 更新频率:真营销号比打卡机还准时,节假日反而更活跃
  • 内容同质化:把"我的世界"替换成"迷你世界"还能无缝衔接的
  • 互动模式:评论回复永远只有"感谢支持"和表情包
  • 变现方式:带货广告占比超30%的基本没跑
  • 创作痕迹:从来不发翻车视频,失误都剪得干干净净的

按这个标准套,小米蕉现在最多算半转型状态。他最新那个建筑教程视频,拍到一半斧头耐久没了当场懵逼,这种片段营销号死都不会留。

关于他的三个争议事实

1. 确实买过推广:2020年7月的三个视频在抖音有明确投放记录,这个他自己在直播里承认过

2. 内容有搬运嫌疑:早期两个红石机关教程和韩国博主Juns有90%相似度,后来下架了

3. 但近期作品确实原创:上个月那个海底神庙改造,连国外论坛都有人求存档

(突然发现烟灰缸满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纠结这个问题?

说到底还是MC圈子特有的洁癖。去年参加线下创作者聚会,有个老哥说得好:"我们这代人是看着迪哥和籽岷长大的,总觉得游戏视频就该是纯粹的样子。"

但现实是,现在做视频的成本比五年前高太多了。小米蕉有期视频透露,他现在的拍摄设备每月云存储费就要800多,还不算剪辑软件的订阅费。真要较真起来,可能90%的中部UP主都干过营销号行为。

凌晨四点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些骂他营销号最凶的账号,点进去主页往往挂着"直播带货"的标签。这大概就是互联网最荒诞的地方——我们都在鄙视自己迟早会成为的样子。

窗外鸟叫了,最后说个真实故事结尾吧。去年冬天有次看他直播,有个小学生连麦问"怎么做视频才能火",他沉默了几秒说:"你先保证下周月考及格,哥再告诉你。"这种回答,算法应该永远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