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苏醒在末日街头

后脑勺的末日钝痛让我猛然清醒,柏油路面渗出的街头记汽油味钻进鼻腔。警用对讲机在腰间断续发出电流声,求生而原本该停在路边的末日巡逻车,此刻正四轮朝天地卡在便利店橱窗里。街头记我摸着防弹背心上三道新鲜的求生抓痕——这不是演习。

1.1 最初的末日十分钟

  • 05:32:发现左轮手枪只剩2发子弹
  • 05:35:用警用匕首削尖路牌制作长矛
  • 05:40:爬上电话亭确认周边情况

街角传来拖沓的脚步声,三个佝偻身影出现在晨雾中。街头记他们脖颈不自然扭曲的求生模样,让我想起上周处理过的末日地铁咬人事件报告。我悄悄把战术手电筒调成爆闪模式,街头记这招在三个月前制止银行劫匪时用过。求生

物资清单便利店搜刮成果
瓶装水17瓶(500ml)
压缩饼干9包(已过期3个月)
医用酒精3瓶(75%)

第二章:生死时速

在加油站顶棚蛰伏时,末日我数到第43个游荡者。街头记他们似乎保留着生前习惯:穿睡衣的求生会在日出时聚集在咖啡店门口,穿西装的会在十字路口反复徘徊。这个发现救了我两次命——当那个穿消防服的感染者突然加速冲刺时,我及时把撬棍捅进了他张大的口腔。

2.1 移动策略

  • 保持逆风行进(腐臭味是最好的预警)
  • 利用下水道但不超过20分钟(沼气浓度致命)
  • 每800米做气味掩盖(垃圾桶里的烂鱼效果)

黄昏时分在电器行找到的收音机,断续播放着军方通告。当听到"所有幸存者请往体育场方向集结"时,我扯下墙上的城市交通图,用口红标出三条可能路线。第二支口红是从收银台找到的,它主人可能再也不用补妆了。

第三章:黑暗中的博弈

地下停车场的应急灯把影子拉得老长。我在承重柱后屏住呼吸,听着那个穿芭蕾舞裙的小女孩用骨折的脚掌跳着圆舞曲。背包里的酒精瓶叮当作响,想起警校教的莫洛托夫鸡尾酒制法,突然觉得培训课上的消防演习不是多此一举。

感染者类型特征与应对
徘徊者视觉退化,听觉敏锐,可用声东击西
冲刺者保留肌肉记忆,避免正面冲突
潜伏者静态伪装,注意地面黏液痕迹

3.1 致命错误与转机

在快餐店厨房翻找罐头时,防爆盾牌不慎碰响了排风扇。当二十多个感染者从通风管爬进来时,我抓起平底锅砸开冷库门。零下18度的严寒里,用冻硬的培根肉当武器这种荒诞事,足够写进退休回忆录。

第四章:黎明前的抉择

体育场看台上飘扬的救援旗其实是某人的格子衬衫。我在望远镜里数清东侧看台有7个活人,西侧储物室门口却躺着三具新鲜尸体——他们后脑勺的枪眼太整齐了。把最后半瓶矿泉水浇在发烫的枪管上时,我决定绕道污水处理厂。

  • 路线对比
  • 最短路线:穿过商业街(风险指数★★★★)
  • 迂回路线:沿河岸行进(耗时增加4小时)
  • 极端方案:游泳渡河(体温流失风险)

选择河岸不是怕死,是想起女儿画过的彩虹桥就在那个方向。上周答应带她去写生时,绝对想不到会以这种方式履约。我把她的照片塞进防弹夹层,开始用警戒线编织简易救生衣。

终章:归途之光

直升机桨叶声响起时,我正用最后半管牙膏处理小腿咬伤。远处的市政厅钟楼突然传来爆炸声,惊起大片乌鸦。摸出从消防局顺来的信号枪,却瞥见西边天空有烟雾弹的红光——看来体育场那群人终于等到了救援。

当绳梯垂到面前时,我最后看了眼这座吞噬了37条人命(根据停尸间登记簿统计)的城市。某个瞬间,似乎看见穿芭蕾舞裙的小女孩在废墟上转了个完美的圈。把满是齿痕的警徽塞进飞行员手里,我说要去幼儿园接女儿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