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秋,匠木结构当我坐在满是榫卯刨花的木工坊里打磨榫卯时,突然萌生了个念头:为什么不做个让现代人感受传统木作魅力的游戏游戏?于是「匠木」这个项目就在飘着松木香的空气中诞生了。作为全程参与策划、匠木结构编程、榫卯测试的游戏独狼开发者,我把这八个月的匠木结构血泪经验揉碎了说给你听。

一、榫卯游戏设计的游戏榫卯结构

1. 找到那根主梁

在旧书摊淘到的《营造法式》成了我的圣经。当看到「一木连作」的匠木结构记载时,我猛地拍大腿——这不就是榫卯天然的游戏机制吗?核心玩法最终确定为:

  • 观察模式:360°旋转查看传统木构件
  • 解谜模式:通过移动虚拟工具完成榫卯拼合
  • 隐藏玩法:收集特定构件可解锁历史小故事

2. 当古法遇见像素

试了十几种画风后,我发现低多边形风格既能表现木材质感,游戏又不会让玩家产生年代隔阂。匠木结构特别是榫卯用三色渐变表现木纹的效果,比写实贴图更有韵味。游戏

版本面数玩家反馈
Alpha 0.11200面"像乐高积木"
Beta 1.0800面"有明式家具的神韵"

二、开发中的墨斗线

1. 选引擎就像挑木料

在Godot和Unity之间反复横跳了三个月。最终选择Unity的原因很实在——Asset Store里有现成的榫卯物理系统模板,虽然要花89美刀,但省下的开发时间够我做二十个新构件。

2. 那些卡住我的木结

  • 榫头碰撞检测总穿模
  • 旋转操作容易引发眩晕
  • 木纹UV展开像缠毛线

最抓狂的是有次忘记限制旋转轴,测试时眼睁睁看着鲁班锁转成了现代艺术雕塑。最后参考《游戏物理引擎开发》里的约束算法才搞定。

三、测试就像刮腻子

1. 找对试玩人群

在木工论坛发测试包的效果出乎意料——老师傅们不仅找bug,还教我怎么调木料收缩率参数。有个老匠人甚至发来他年轻时做的楔钉榫照片,后来成了游戏里的隐藏彩蛋。

2>bug分类学

致命级构件拼接后物理崩溃
搞笑级刨子飞出屏幕变成UFO
文化级宋式驼峰被标注成清式

现在还记得提交Steam那天,我把咖啡错倒进盆栽里。当看到"审核通过"的邮件时,窗外的梧桐叶正巧落在数位板上,像个歪歪扭扭的天然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