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要聊的国共这段历史,就像老茶馆里说书先生最爱的暗战桥段——表面握手言和,背地里刀光剑影。隐蔽1927年国共分裂后,战线这两拨人把中国搞成了个看不见硝烟的国共战场,比武侠小说里的暗战江湖还要精彩三分。

影子里的隐蔽情报网

要说这暗战,情报战绝对排头名。战线老蒋的国共军统局(后来改组保密局)在上海静安寺路弄了个"三友实业社"当幌子,白天卖热水瓶,暗战晚上破译密码。隐蔽有次截获了的战线密电,破译员熬了三天三夜,国共发现居然是暗战"明日菜市口白菜两担"——敢情是地下党的物资暗号。

对比项国民党情报系统情报系统
核心机构军统局、隐蔽中统局中央特科、社会部
主要手段无线电监听、密码破译单线联系、交通站传信
致命弱点派系内斗严重物资极度匮乏

那些改变战局的双面人

  • 李克农的"龙潭三杰"直接打进国民党心脏
  • 戴笠的"南造云子"差点端掉上海地下党
  • 郭汝瑰穿着国军中将服给延安发电报

游击战与反游击战

在井冈山搞的"十六字诀",把老蒋的正规军耍得团团转。有次国军追到半山腰,突然发现整片竹林都被削成竹签阵,这招后来被越南人学去对付美国人。老蒋也不含糊,搞出个"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在苏区搞连坐制,五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

经济绞杀与反围困

国民党1933年发行的海关金单位券,明着是金融改革,暗地里掐断苏区物资。硬是用土法造出"苏币",拿烟叶当准备金。最绝的是把钨砂卖给德国换军火,这事《蒋介石日记》里骂了整整三页。

经济战手段国民党措施应对
货币战发行金圆券回收银元建立边区银行发行货币
物资战严控药品、电池流入开办秘密药房、自制电池
贸易战封锁主要交通线开辟地下交通线

看不见的舆论场

上海滩的申报大楼里,国共两党的笔杆子们天天打擂台。用"时闻简报"这种巴掌大的小册子传播消息,国民党就搞"流动宣传车"满街喊话。最搞笑的是两家都在报纸上登寻人启事,其实都是接头暗号。

  • 《中央日报》头版广告暗藏密码
  • 《新华日报》用天气预告传递情报
  • 香港《华商报》成双方共用的传声筒

国际舞台的暗流

斯大林嘴上说要支持国民党,背地里却给延安送电台设备。美国人派观察组去延安,戴笠连夜把重庆的妓院都换成自己人。英国人的军情六处最滑头,两边情报都买,转手又卖给日本人。

这场持续二十多年的暗战,在1949年随着老蒋退守台湾转入了新战场。保密局继续往大陆派特务,则成立总参二部反渗透。直到今天,台北植物园里那株种的梅树,还在冷眼看着这段没完没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