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第五人格卡的早期那些事儿:老玩家才懂的硬核回忆
凌晨三点翻仓库,突然翻到几张2018年的第人"旧神陨落"限定卡,手机屏的早期冷光打在卡面上,那个穿着红裙的第人机械师角色现在看依然惊艳。这游戏活了六年,早期但只有经历过开服那两年的第人老骨头才懂——早期第五人格的卡牌系统,根本是早期另一个游戏。
一、第人卡牌系统的早期"史前时代"
现在的新玩家可能想象不到,2018年4月公测时压根没有抽卡机制。第人最早的早期"卡"其实是角色推演任务奖励的剧情卡,巴掌大的第人小卡片上印着角色档案,集齐12张能解锁专属时装。早期我至今记得为了拿到厂长的第人"木偶比利",在宿舍床上搓屏幕搓到凌晨两点,早期结果被巡查的班主任没收手机(笑)。
- 第一代真·限定卡:2018年6月"深渊的呼唤Ⅰ"活动卡,全球限量5万套实体卡
- 最稀有的"夜莺小姐"测试卡:仅限前1万名预约玩家,卡面是现在绝版的初始版建模
- 早期BUG产物:部分玩家通过断网重连卡出的"空白角色卡",后来被官方回收补偿
1.1 卡牌系统的三次大改
版本 | 时间 | 关键变化 |
1.0时代 | 2018.4-2018.12 | 纯剧情卡,通过推演任务获取 |
2.0时代 | 2019.1-2020.6 | 引入抽卡机制,出现SSR/SR分级 |
3.0时代 | 2020.7至今 | 卡牌与皮肤系统合并,取消实体卡 |
记得2019年春节第一次出抽卡活动时,贴吧全是骂声。当时十连抽要128元,爆率还低得离谱。我室友用半个月生活费抽祭司的"梦之使者",结果保底给了重复的园丁卡,气得把泡面汤洒在了手机屏上——现在那部手机上还留着油渍呢。
二、绝版卡背后的玄学
早期卡牌最邪门的是隐藏属性系统,官方从未正式承认,但老玩家都懂:
- "旧装"系列卡(2018-2019产)自带10%演绎分加成
- 部分限定卡有隐藏台词彩蛋,比如对着月亮连续点击卡面会触发特殊语音
- 最玄乎的是"厄运卡"传闻:抽到三张以上小丑的"微笑假面"会连跪排位
去年官方怀旧活动复刻了部分老卡,但老玩家一眼就能看出差别。以红蝶的"白无垢"为例:
版本特征 | 2019初版 | 2023复刻版 |
卡面材质 | 哑光UV工艺 | 普通铜版纸 |
特效触发 | 摇晃手机有樱花飘落 | 静态图片 |
编号位置 | 背面左下角烫金 | 正面右下角印刷 |
2.1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神卡
现在看早期卡牌画风确实粗糙,但有三张卡至今仍是交易市场的硬通货:
- "永眠镇"联动卡(2019.5):唯一带AR功能的卡牌,现在二手市场报价超2万
- "今夜不再"限定套卡(2018.12):首套动态卡面,当时被黄牛炒到原价30倍
- BUG产物"双面佣兵":某次更新错误导致的正反面角色错位卡,全球现存不到20张
记得2019年夏天,我在漫展用一套"今夜不再"换了个绝版先知手办。现在想想血亏,那套卡现在够买三台Switch了...不过当时换到的手办现在还摆在书架上,倒也不后悔。
三、从卡牌看游戏生态演变
早期卡牌系统其实暴露了网易的试错过程。2018年底的策划访谈录(《第五人格美术设定集·壹》)里提到,最初设计卡牌是为解决移动端机能限制——用2D卡片展示3D皮肤效果。
没想到后来演变成这样:
- 2019年"虚妄杰作"系列直接导致iOS端安装包暴涨2GB
- 部分特效卡(如"雨中曲")会让千元机直接闪退
- 最夸张的是2020年"哥特猜想"活动,服务器崩溃导致全球玩家集体丢卡
现在游戏里的"回忆"分类还能找到这些老卡的电子版,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可能就像小时候收集的干脆面水浒卡,现在买到复刻版也找不回当年和小伙伴交换时的那种心跳了。
窗外天快亮了,手机显示今天要更新新赛季。看着卡面上微微泛黄的2019年日期戳,突然想起那个总和我双排的网友,上次登录显示还是两年前。不知道他的"初拥"限定卡,是不是也这样在某个手机仓库里吃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