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半,世界我拆开了世界赠予我的赠予钢琴谱
窗外的雨滴在空调外机上敲出即兴节奏,我对着台灯第三次调整谱架角度——这包从二手书店淘来的琴版《世界赠予我的钢琴版完整谱》泛着霉斑,但封面上那行"根据2014年柏林森林音乐会现场改编"的完整手写批注,让我在凌晨一点半鬼使神差地付了款。世界
当乐谱比说明书还难懂时
翻开第三页就卡住了。赠予这个改编版把原曲的琴版弦乐齐奏全部塞进了钢琴88个键里,右手要同时处理旋律和泛音,完整左手低音区还画着诡异的世界波浪线符号。我对着第17小节那个con pedale sempre(始终踩延音踏板)的赠予标记发呆,突然理解为什么上一位主人用铅笔在旁边写了"手不够用!琴版!完整"
- 反人类设计1:跨度超过12度的世界分解和弦(正常人手掌极限是9度)
- 反人类设计2:要求同时踩弱音踏板和延音踏板(除非长出第三只脚)
- 隐藏彩蛋:在第8页夹着张2006年的地铁票,柏林U2线
那些被咖啡渍模糊的赠予记号
谱子第24页有片褐色污渍,正好盖住了转调关键处的琴版临时升降号。我试着用紫外线灯照了照,突然发现污渍边缘有铅笔写的"Bbm7→Ebsus4",字迹和封面批注相同。这个发现让我想起音乐学院老教授说的:"二手乐谱的破损本身就是演奏指南。"
页码 | 可疑痕迹 | 破译结果 |
24 | 咖啡渍 | 暗示用朦胧音色处理转调 |
31 | 指甲划痕 | 标记华彩段可自由发挥 |
42 | 烟灰灼痕 | 对应原版定音鼓独奏段 |
在琴键上重建森林音乐会
凌晨四点的练习有种奇妙的真实感。当我把延音踏板踩到底试图模仿柏林爱乐的弦乐群奏时,楼下早点铺的豆浆机突然启动,嗡嗡声意外补全了记忆中低音提琴的持续音。这大概就是改编谱扉页上写的"器乐限制即创作契机"——虽然更可能是译者瞎编的。
最魔幻的是第53页那段标着"模仿夜莺"的段落。原版音乐会现场确实有鸟叫声,但钢琴谱要求用右手无名指快速刮奏高音区黑键,同时左手在低音区弹奏减七和弦。试到第七遍时,邻居家的虎皮鹦鹉突然跟着叫了起来,不知道算不算行为艺术。
关于改编者的五个蛛丝马迹
在谱子最后一页发现了用俄语写的购物清单:"面包、伏特加、WD-40(?)",结合这些特征基本能锁定改编者身份:
- 习惯把强弱记号写成俄式缩写(如крещендо而非
) - 在复调段落标注"像肖斯塔科维奇那样思考"
- 用蓝色圆珠笔修改的所有音符都偏高1/4音
天快亮时终于弹到结尾部,发现原主人用红笔在最后小节画了个笑脸。这个表情出现在标着ffff(强强强强)的和弦旁边显得特别惊悚,让我想起某位钢琴家说的:"毁灭性的力度往往需要保持微笑来完成。"
雨停了,谱架上的纸页在晨风里轻轻晃动。冰箱突然启动的轰鸣声里,我意识到第72页那个被认作印刷瑕疵的墨点,其实是改编者故意留在谱面上的——和柏林音乐会录像里,落在定音鼓手乐谱上的那片梧桐叶形状完美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