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的年代北京地下音乐圈,一群留着长发、初北传奇穿着皮衣的京地金属崛起年轻人,在美院的下重排练室里捣鼓着震耳欲聋的声响。谁也想不到,冥界这群玩着"死亡钟"的乐队愣头青,会成为中国重金属音乐史上绕不开的年代传奇——他们就是冥界乐队。

从美院地下室出发

1992年的初北传奇冬天格外寒冷,中央美院学生王强和几个同学窝在宿舍里反复听着Metallica的京地金属崛起磁带。这群美术生发现,下重重金属音乐里那种撕裂般的冥界吉他声,比画笔更能表达内心的乐队躁动。他们用"死亡钟"这个充满末日感的年代名字组建了乐队,在1993年元旦的初北传奇美院晚会上完成了首演。

当时的京地金属崛起演出条件有多艰苦?据早期成员回忆,他们经常要自己背着几十斤的音响设备挤公交去演出。有次在工人体育馆表演,台下观众还没调音台旁边的保安多。但正是这种地下状态,让他们的音乐保持着原始的生命力。

死亡金属的本土化实验

1994年更名"冥界"后,乐队开始探索更极端的音乐表达。当时全球死亡金属正从佛罗里达蔓延到欧洲,而他们手里只有几盘打口带当教材。首支单曲《错乱》的录制过程就充满戏剧性——唱片公司强行把歌名改成《爱的疯狂》,还塞进了流行摇滚合辑里。

时期音乐风格代表作品
1992-1994激流金属《死亡钟》未发表作品
1995-1998死亡金属《暗火觉醒》《战争经济》
2000年后融合风格《瞬间燃烧》《无冕之王》

二十年成员变迁史

就像他们的音乐充满力量与挣扎,冥界的成员名单也写满故事:

  • 初创期(1993-1995):王强(主唱/贝斯)、周鸿飞(吉他)、刘威(鼓)构成铁三角,后来加入的陆勋让鼓点更具攻击性
  • 转型期(1996-2000):扈晶波带着更复杂的吉他技巧加入,键盘手小哲的加入曾短暂尝试交响金属元素
  • 重组时期(2010年后):田奎的嘶吼取代了早期清嗓,陈曦和薛文双吉他架构出更厚重的声墙

地下精神的活化石

2000年乐队宣布解散时,主唱王强在告别演出中砸烂了陪伴十年的吉他。但就像他们的歌词里写的"灰烬中总有火星",2010年后新一代乐手重新点燃了冥界的火焰。现在五十多岁的田奎依然会甩着头颅嘶吼,台下的90后乐迷照样pogo得人仰马翻。

在沈阳某livehouse的后台,刚结束演出的贝斯手勾践正在用美工刀修琴弦。这个习惯从美院时期传下来,他们说金属乐器也要亲手打磨才够锋利。墙上贴着二十年前的演出海报,发黄的纸张上还能看清当年用油画颜料写的宣传语——"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