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街总能看到商场里搞扫码抽奖,手机式送手机、现场送红包热闹得很。抽奖常这些活动背后其实藏着不同合作方的活动"小心机",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常见的中有作模合作套路。
一、手机式品牌联合推广:互相蹭流量
比如你经常在商场看到的现场"XX银行×手机品牌"扫码抽奖,说白了就是抽奖常品牌之间互相借力。去年OPPO和招商银行在20个城市搞的活动联名抽奖,3天就拉来8万新用户注册(数据来自《2023年线下活动营销白皮书》)。中有作模
- 操作关键点:双方各出资源,手机式银行出场地和客户,现场手机厂商出奖品
- 隐藏福利:参与者得同时关注两个品牌的抽奖常公众号
二、线下商家合作:客流变现利器
火锅店、活动奶茶店最爱用这招。中有作模上周刚见着喜茶店扫码抽华为手机,排队等奶茶的人十个里有六个在扫码。店员跟我说,当天销售额涨了40%。
合作方 | 商家收益 | 活动方收益 |
---|---|---|
餐饮店 | 提升客单价 | 获取消费数据 |
购物中心 | 延长停留时间 | 精准定位用户 |
三、媒体资源置换:空手套白狼
地铁广告屏上的抽奖广告,很多是媒体用曝光资源换活动参与权。比如某视频平台给商场提供AR抽奖技术,换来了电梯广告位。
- 常见置换物:LED屏广告/公众号推文/直播坑位
- 风险提示:要签好资源使用时效合同
四、平台技术支持:藏在幕后的玩家
你以为抽奖页面都是活动方自己做的?其实80%用了第三方抽奖系统。就像支付宝的AR扫码抽奖,很多商场都是买他们的技术服务。
- 收费标准:按参与人次计费(0.5-2元/人)
- 隐形收益:用户手机号等数据沉淀
五、公益合作:赚名声又免税
最近流行的"每抽奖一次捐1元给山区"模式,既能抵税又能立牌坊。某国产手机品牌去年用这招,公益活动支出200万,抵税省了60万,还上了热搜。
合作类型 | 见效速度 | 操作难度 | 适合场景 |
---|---|---|---|
品牌联名 | 快(3-7天) | 中等 | 新品上市 |
公益合作 | 慢(1个月+) | 复杂 | 形象升级 |
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上个月在万达看到瑞幸和椰树牌联名抽奖,扫码跳出个30年前画风的抽奖页面,反而引发排队拍照。这种反差玩法,倒是给合作模式添了新花样。
最后提醒下,选合作方时要看对方提供的用户画像是否匹配。就像高端手机找超市合作,效果肯定不如找奢侈品牌联名来得实在。下次看到抽奖活动,不妨多留意下背景板上的合作logo,保准能看出新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