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打三国杀突然想明白:闪连根本不是国杀技能,但人人都用错了
凌晨两点半,闪连什技电脑屏幕的国杀光照着我刚点的外卖炸鸡。对面老张又用张角劈我,闪连什技我下意识喊出"闪连"的国杀时候突然愣住——这玩意儿游戏里压根没这个技能啊!但为什么我们开黑时都喊得这么顺口?闪连什技
一、所谓"闪连"的国杀真相
查了整整三小时资料才发现,《三国杀》官方技能库里确实没有"闪连"这个技能。闪连什技我们平时说的国杀其实是两种操作:
- 闪:基本牌,响应【杀】时使用
- 连弩:诸葛连弩的闪连什技简称,装备后能无限出【杀】
但为什么会产生这个误会?国杀我翻着2012年的贴吧老帖,发现最早是闪连什技线下面杀时,有人把这两张牌叠在一起放,国杀随口说了句"我闪连了",闪连什技结果就像宿舍里的国杀蟑螂一样传开了。
1. 最容易混淆的几种情况
场景 | 实际操作 | 常见误称 |
装备连弩后连续出闪 | 合法操作 | "闪连爆发" |
用闪响应酒杀 | 基本规则 | "闪连防御" |
张角雷击时出闪 | 技能对抗 | "闪连反制" |
二、那些年被我们玩坏的操作术语
泡面快凉了,但我突然想起更多类似的民间术语。就像我妈总把充电器叫"电绳子"一样,玩家群体真的会自发创造各种黑话。
- "空城":官方叫"无手牌",但谁记得住啊
- "奶人":标准说法是"回复体力"
- "跳身份":规则书里写的是"表明阵营倾向"
最绝的是我大学室友,管【无懈可击】叫"拆快递",因为他总在对方锦囊快生效时用。
2. 官方说明书 vs 玩家实际用语
对比了游卡桌游2018版规则书和玩家常用语,发现至少有37处差异。比如:
- 官方:【杀】→ 我们:"砍"、"捅"、"淦"
- 官方:【闪】→ 我们:"躲"、"溜了"、"接化发"(马保国梗)
- 官方:【桃】→ 我们:"吃桃"、"续命"、"吨吨吨"
三、为什么会有这种集体错觉?
炸鸡的油蹭到了键盘上,但我想通了这个现象的三个根源:
1. 面杀时期的记忆残留
早期线下玩的时候,说明书传着传着就丢了,规则全靠口口相传。我清楚地记得2010年学长教我时,说张辽技能是"偷牌",到现在还有人改不过来。
2. 直播时代的梗文化
现在主播说"闪电鞭"比说【闪电】播放量高三倍,你懂的。就像我们打CS会把AWP叫"大狙"一样,娱乐性称呼更容易传播。
3. 技能联动的脑补
当界赵云用龙胆把【闪】当【杀】打出时,确实会产生"闪能连击"的错觉。这种操作太帅了,帅到让人自动脑补出新技能。
四、较真起来到底该怎么用
虽然大家怎么顺口怎么来,但真要参加比赛的话,裁判可不管什么"闪连"。根据《三国杀竞技比赛规则(2021修订版)》第四章:
- 必须明确声明"使用【闪】响应"
- 装备区要说明"装备诸葛连弩"
- 连弩效果要说"发动武器特效"
不过和朋友开黑时,我还是会喊"闪连防一波"。游戏嘛,就像半夜吃炸鸡,明知道不健康,但快乐就完事了。窗外天都快亮了,老张又在群里催我上线,这次他选的是马超——估计又要听他用陕西话喊"闪电五连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