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帅王者荣耀俱乐部:一个普通玩家折腾出来的小帅小江湖
凌晨两点半,手机屏幕的荣耀光照在我脸上,耳机里传来小帅沙哑的俱乐指挥声:"中路兵线!偷塔偷塔!小帅"这场景在过去三年里重复了至少五百次。荣耀说实话,俱乐我从来没想过一个临时拉的小帅微信群能变成现在这个有两百多号人的俱乐部。
从网吧五黑到线上俱乐部
2019年夏天,荣耀小帅(真名王帅,俱乐但没人这么叫他)在本地网吧组织了场王者荣耀水友赛。小帅当时就十来个人参加,荣耀奖品是俱乐网吧老板赞助的二十块钱代金券。比赛打完大家意犹未尽,小帅有人提议拉个群方便开黑,荣耀于是俱乐「小帅和他的菜鸡朋友们」这个群名就诞生了。
现在回头看,俱乐部的雏形特别草根:
- 没有固定活动时间,谁有空谁在群里喊
- 段位从青铜到王者都有,经常出现钻石带铂金的奇葩组合
- 唯一的规矩是不准骂队友(但可以阴阳怪气)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群里突然涌进来三十多号人。小帅半夜给我打电话:"老张,咱们得弄个正经章程了,今天有人为抢蓝buff退群了。"我们俩熬通宵写了份《俱乐部暂行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
争议事项 | 处理方案 |
抢野怪 | 当事人solo定胜负 |
挂机 | 请全群喝奶茶(累计3次踢出) |
情侣双排坑队友 | 必须开麦接受全场监督 |
这份漏洞百出的"宪法"居然真的让群里的纠纷少了八成。有次新来的妹子不信邪,连续两局用瑶裸奔出辅助装,被集体要求读完整本《王者荣耀英雄攻略》才准再上车。
俱乐部的三大生存法则
三年摸爬滚打下来,我发现这个野生组织能活下来全靠几个不成文的规矩:
1. 段位不是通行证
俱乐部现在的荣耀王者有七个,但最受欢迎的是星耀段位的老李。这人玩东皇太一有个绝活——总能精准吸住对面最值钱的那个。有次五排对面国服马可波罗公屏打字:"东皇爸爸求放过",从此老李成了群宠。
真实案例:上个月有个省标露娜进群,三句话不离"我带飞",结果没人愿意和他组队。后来这哥们改玩张飞专心保后排,反而交到不少朋友。
2. 嘴强王者也得守规矩
我们有个祖传的"阴阳师"段位考核:新人必须经受住群内毒舌考验才能获得开黑资格。具体流程是开1v1房间,赢的人可以尽情嘲讽(但不能人身攻击),输的人要发五块钱红包。
去年有个自称"国服喷子"的试图挑战,结果被保洁阿姨用亚瑟单杀三次——阿姨是群里著名的"沉默杀手",玩了三万场从来没开过麦。
3. 线下比线上更重要
虽然90%的活动在线上,但每年两次的线下聚会才是重头戏。最夸张的是去年七夕,十二个单身狗在奶茶店五排,被隔壁情侣投诉"笑声太猖狂"。后来我们开发了个新玩法:用王者1v1solo决定谁去要隔壁桌微信。
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名场面
要说俱乐部最宝贵的财富,绝对是这些年来积累的奇葩故事:
- 婚礼车队事件:成员阿杰结婚时,接亲车队突然集体停车,十辆车同时开王者打了一局5v5,新娘在头车化妆差点暴走
- 反向代练风波:大学生小王接了个代练单子,结果把老板号从王者掉到星耀,最后靠免费教意识挽回局面
- 哲学研讨课:深夜五连败后,五个大老爷们突然开始讨论"鲁班七号的存在主义危机",聊到凌晨四点
最绝的是去年春节,群里组织"最菜操作评选"。夺冠的是老刘用关羽反向推回残血程咬金,救死扶伤程度堪比职业选手。奖品是定制版"峡谷慈善家"称号,现在还在他游戏ID前面挂着。
关于未来的一些碎碎念
上个月小帅突然说要搞正规化,结果在工商注册环节卡住了——"王者荣耀俱乐部"要腾讯授权。现在微信群名改成了"小帅和他的朋友们(王者分部)",但大家还是习惯叫老名字。
最近群里在讨论要不要收会费,主要矛盾点在于:
- 反对派认为收了钱就变味了
- 支持派想用这笔钱租线下场地
- 折中方案是自愿赞助,但小帅说这样他得倒贴钱买记账本
凌晨三点十七分,手机又震了。小帅在群里@全体成员:"速来!缺个辅助!"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想想明天早会要用的PPT还没做完...算了,再打最后一局吧。毕竟在这个奇怪的俱乐部里,"最后一局"从来都是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