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刚满十六,岁初背着两件粗布衣裳和三吊铜钱,入江在扬州城的湖记石板路上走得膝盖发软。茶馆说书人嘴里的岁初"江湖"跟眼前光景实在对不上——我蹲在运河码头啃着芝麻烧饼,看见扛货的入江苦力后腰都别着柴刀,突然明白《江湖志》里写的湖记"刀口舔血"是什么意思。
初遇湖
在城隍庙屋檐下躲雨时,岁初碰见个缺了门牙的入江老头。他捧着个豁口陶碗冲我笑:"小哥儿,湖记要不要学两招保命的岁初本事?"后来才知道这是人称"泥鳅张"的老镖师,年轻时真在水里掐死过江匪。入江
- 第一课:认兵器他让我摸他腰间缠着的湖记九节鞭,"这叫'地龙筋',岁初沾过二十六条人命"
- 第二课:观天色看见云脚发黄就赶紧找高处,入江江湖人最怕烂在泥里"
老张头教的湖记保命诀 | 我实际验证的情况 |
遇劫匪先扔钱袋 | 在枫林渡被抢时,铜钱撒太远反而激怒对方 |
夜宿要背靠实墙 | 破庙里唯一完整墙面有马蜂窝 |
铁匠铺的机缘
给铁匠铺搬了三天煤块,李三娘才肯让我摸铁砧。她丈夫去年押镖没回来,现在铺子里挂着的雁翎刀都带着锈。有次我偷看到她在后院练"回风拂柳"的剑招,剑穗上的铃铛响得像要人命。
兵器选择难题
李三娘扔给我三件家伙事儿:
- 七寸铁尺(说是衙门退下来的)
- 缠麻布的短棍(闻着有桐油味)
- 带豁口的柴刀(重得能劈柴)
我选柴刀那天,她笑得捶打铁砧:"好!够笨的才活得久。"
第一次见血
白露那天帮粮行押车,真碰上剪径的。领头黑衣人使的双股叉在月光下泛蓝,我握柴刀的手心全是汗。老张头教的"地趟刀"根本使不出来,闭着眼乱挥时,刀刃磕在石头上的火星子差点燎了眉毛。
预想中的战斗 | 实际发生的 |
潇洒的见招拆招 | 被树枝绊倒滚进沟里 |
敌人跪地求饶 | 对方看我太狼狈主动扔来金疮药 |
最后是粮行伙计抄扁担解围,我的"战果"只有划破的裤腿和蹭掉皮的膝盖。夜里在车马店哆嗦着补裤子时,听见隔壁房江湖客们笑谈:"雏儿见红,算是开荤了。"
市井里的门道
混熟后才知道,真正的江湖在瓦市茶肆里:
- 卖大力丸的会偷偷提醒哪家客栈闹跳蚤
- 耍猴戏的老头能认出五毒教暗桩
- 连乞丐碗底都刻着各家帮派暗记
有次在馄饨摊遇见个书生,他说我柴刀柄上缠的布条像青城山的路数。等我跑去问李三娘,她正给刀身抹菜籽油:"那是我上月裹刀防滑的旧裹脚布。"
江湖物价实录
消息类型 | 报价(铜钱) |
官府缉捕令 | 30文/张 |
解方 | 半只烧鸡 |
帮派切口 | 赊账记账 |
现在那把柴刀还挂在租屋墙上,刃口崩得像锯齿。偶尔给新来的挑夫讲当年糗事,他们总不信我曾被野狗追着跑丢过鞋。江湖这潭水深得很,扑腾久了才明白,能浮在水面的不一定是大鱼,也可能是被打肿的傻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