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看到有人讨论手机屏幕的第代大猩触控延迟问题,特别是康宁用康宁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的机型。作为一个经常手滑摔手机的猩手人,我对这块玻璃的屏幕抗摔性早就有所耳闻——毕竟官方说从1.6米摔下去能有80%的幸存率,但触控跟不跟手这事儿,触控还真得好好唠唠。延迟
一、第代大猩先搞懂触控延迟是康宁啥
简单来说,就是猩手你手指划拉屏幕到画面产生反应的这段时间。要是屏幕延迟太高,玩吃鸡开镜慢半拍、触控刷微博时画面跟不上手指,延迟那真是第代大猩分分钟让人暴躁。
1. 行业平均水平
现在大部分手机的康宁触控延迟在80毫秒左右,相当于人眨眼时间的猩手四分之一。你可能觉得这点延迟不算啥,但要是碰上音游玩家或者专业设计师,这差距就跟用4G和5G打游戏一样明显。
二、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的表现
翻遍康宁的官方资料,发现他们主要吹的还是抗摔能力提升1.8倍和蓝宝石屏的替代者这些卖点。不过倒是有两处关键信息:
- 明确提到保持高触摸灵敏度
- 厚度增加到0.6mm,但官方说不影响触控精度
三、横向对比其他屏幕材质
特性 | 第五代大猩猩 | 普通钠钙玻璃 | 蓝宝石玻璃 |
抗摔高度 | 1.6米 | 0.8米 | 1.2米 |
触控响应 | 高灵敏度 | 一般 | 透光性差 |
延迟表现 | 主流水平 | - | - |
四、真实使用体验
我自己用着某款搭载这块玻璃的旗舰机,日常刷短视频、聊微信确实感觉不到延迟。但拿iPad Pro的120Hz屏对比着用,还是能察觉快速滑动时的细微差别——就像用惯5G手机突然切回4G的感觉。
有意思的是,虽然康宁没专门优化触控延迟,但屏幕厚度增加带来的结构强度提升,反而让某些厂商敢把触控层做得更薄。这就好比在水泥地上铺地毯,既防摔又保证了触控手感。
五、关于耐磨性的小插曲
贴膜党可能要关心下这个:贴吧里有人吐槽裸奔两个月就出现细微划痕,不过官方解释是测试环境太极端。我自己的经验是,只要别和钥匙放同一个口袋,正常用个半年没问题。
最后说个冷知识:研究人员正在搞二维微图案表面技术,据说能把延迟压到28毫秒。虽然这项技术还没商用,但说不定下代大猩猩玻璃就会用上。到时候,可能真的能做到“指哪打哪”的跟手体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