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恐龙爪子抠进松软的腐殖土里,鼻尖能闻到蕨类植物特有的森林腥甜味。头顶传来枝桠断裂的求生脆响,三十米高的恐龙银杏树上,三只伶盗龙正在分食刚捕获的森林幼年甲龙。我把自己缩成灰褐色毛团,求生肚皮贴着地面往红杉树洞挪动——那里藏着昨晚没吃完的恐龙蜥蜴卵,蛋壳上的森林青苔应该还没干透。

森林求生法则

黎明前的求生雾气最危险,潮湿会让我的恐龙毛发结团,失去保温功能。森林这时候必须找到树脂,求生用前爪沾着涂抹全身。恐龙有次我误把甲虫分泌物当树脂,森林结果引来整窝巨脉蜻蜓,求生翅膀震动的嗡嗡声吓得我三天不敢出洞。

  • 食物优先级:恐龙蛋膜>淡水螺>树蛙卵>蕨类嫩芽
  • 致命错误:啃食带白色汁液的藤蔓(会让心跳停滞)
  • 安全时段:正午(大型掠食者体温过高需要休息)

沼泽里的生死时速

当沼泽开始冒硫磺气泡时,我知道该搬家了。踩着露出水面的龟壳跳跃前进,突然有块"龟壳"翻了过来——那是帝鳄的眼皮!它的尾巴扫断三棵桫椤的瞬间,我蹿上了最近的莲叶,叶片下的肺鱼群受惊乱窜,倒帮我挡住了鳄鱼的追击。

危险源识别特征逃生路线
沼泽帝鳄水面有油状虹彩Z字形跑向芦苇丛
毒箭蛙背纹呈螺旋状逆风跳跃
食肉龙群地面震颤频率2Hz爬上有树脂的树干

沙漠的馈赠与背叛

滚烫的砂粒钻进趾缝时,我学会了用尾巴卷住沙蜥降温。月光下的沙丘会移动,有次我追着沙漠跳鼠的踪迹,却撞见两只角鼻龙在争夺风干的梁龙尸体。它们甩出的碎肉沾着盐晶,那是我三个月来尝到的第一口咸味。

最惊险的是在仙人掌绿洲。我正舔食夜露,突然发现倒影里多了双发光的眼睛。恐爪龙的镰刀状趾爪离我鼻尖只有半掌距离,它显然没料到猎物会主动撞向仙人掌丛——那些带倒钩的尖刺穿透它脚膜时,我叼走它刚捕获的始祖鸟幼崽,头也不回地扎进流沙区。

气味地图的奥秘

我在龟裂的河床底部刨坑,直到指尖触到凉意。潮湿的黏土层散发着霉味,顺着这个味道能找到地下暗河。有次挖到半米深,突然涌出带着硫磺味的沸水,烫掉的爪毛两周后才长齐。现在我会先用胡须探测温度,哺乳动物的优势在此刻显现——恐龙永远学不会这种精密的感知。

断崖边的风裹着海盐气息,这让我想起人类洞穴壁画的记载。当夕阳把砂岩染成血红色时,我望见远方有片会移动的绿色,那是针叶林在季风中的起伏。新长出的门牙有些发痒,或许该找个能磨牙的玄武岩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