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界修世界》里修长城?这份手把手教程能让你少走弯路

凌晨三点,我又一次拆掉了刚砌好的筑长烽火台——这已经是今晚第七次了。屏幕右下角的城教程熔炉还在烧着石砖,猫在键盘上踩来踩去,界修我突然意识到,筑长在《我的城教程世界》还原长城这事,比想象中难搞多了。界修

一、筑长准备工作比施工还重要

去年暑假我突发奇想,城教程要在生存模式复刻慕田峪那段长城。界修结果刚垒了二十格就发现:背包里的筑长圆石根本不够。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城教程真实的界修长城主体用的是夯土和青砖,游戏里最接近的筑长材料其实是这些:

  • 墙体外层:石砖(用石头烧制)或砂岩(沙漠随便挖)
  • 内部填充:圆石(省材料)或陶瓦(染色后超好看)
  • 敌楼装饰:云杉木台阶+石砖楼梯
材料每格用量获取难度
石砖4石头/块★★★(要烧制)
砂岩直接挖掘★(沙漠管够)
苔石砖石砖+藤蔓★★★(要等生长)

1.1 选址的坑我替你踩过了

第一次我选在平原地形,结果修出来的城教程城墙像根筷子似的杵着,完全没有那种"山舞银蛇"的起伏感。后来看《长城建筑史》才知道,真实长城都是随山势走的。现在我的选址标准是:

  • 找海拔差30格以上的山脉
  • 河道转弯处适合建水关
  • 避开太多洞穴(后期刷怪烦死人)

二、施工中的五个关键技巧

别急着动手!先按F3打开调试屏幕,记下起始坐标。我有次修到一半被苦力怕炸飞,找不回原来的位置,气得直接删档...

2.1 地基要像现实那样打

直接在地表砌墙?等着被末影人拆家吧!真实长城地基深达2米,游戏里我这样处理:

  • 向下挖3格填圆石
  • 每50格留个排水口(用楼梯方块倒置)
  • 沼泽地段要用砂岩(防腐蚀)

昨天邻居家小孩来看我施工,指着城墙问"为什么中间要夹泥土"——这可是从《营造法式》里学的夯土技术!游戏里用陶瓦和石砖交替铺设,既省材料又有层次感。

2.2 敌楼千万别做成火柴盒

这是我早期的黑历史:

错误做法改进方案
统一高度山巅敌楼高5层,平地3层
方方正正用楼梯块做出飞檐
空荡荡的内部放熔炉当"烽火"

三、那些容易翻车的细节

凌晨两点灵感爆发时最容易犯错:

  • 城墙坡度:每10格升高1格最自然(现实中的长城坡度是11%)
  • 雉堞间距:3格1个凹槽,中间插火把
  • 转角处理:用墙+栅栏组合,别直角转弯

有次我为了赶进度用了/gamemode 1,结果发现生存模式下根本搭不出悬空结构...现在学乖了,随身带脚手架(竹子+线合成)。

3.1 对付夜间刷怪的土办法

修到高山段时总被骷髅射成刺猬,试过这些方法:

  • 每隔15格插火把(记得用石按钮固定防凋灵)
  • 关键路段铺半砖(怪物不能生成)
  • 随身带命名牌,给恼人的蝙蝠起名"施工监理"

下雨天施工记得备好夜视药水,别像我上次那样从箭垛摔下去——虽然摔在自家农田里捡回条命,但压坏了三排胡萝卜。

四、进阶玩家的骚操作

如果你已经能熟练修建城墙,试试这些提升真实感的技巧:

  • 用不同磨损度的石砖混搭(苔石砖+裂纹石砖)
  • 在战略要地藏发射器(装箭矢模拟防御)
  • 用棕色染色玻璃当"夯土层"的横截面

最近发现紫珀块做牌匾效果意外的好,配合铁砧重命名就能做出"天下第一关"的效果。不过千万别学我用金块写字——第二天就被朋友挖走了七块。

窗外天都快亮了,熔炉里的最后一批石砖也该烧好了。记住啊,修长城最忌讳的就是追求完美,那些歪歪扭扭的墙砖、偶尔错位的台阶,反而会让你的作品更有温度。就像我留在第三段城墙上的那个手滑挖出的缺口,现在成了村民小孩们捉迷藏的秘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