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蛋仔派对到底有多潮?奶酪这玩意儿现在年轻人真在玩吗
凌晨两点半,我蹲在便利店门口啃关东煮的蛋仔度多时候,突然刷到朋友圈有人发"奶酪蛋仔派对yyds",派对配图是潮流堆得像彩虹山似的甜点。当时就懵了——这玩意儿不是奶酪小学门口三块钱六个的鸡蛋仔吗?怎么突然就"派对"了还扯上"潮流度"?
一、解剖这只"网红蛋仔"的蛋仔度多基因突变
第二天特意跑去某商场网红店排队,发现现在的派对蛋仔早就不是记忆中的模样。老板边做边跟我唠:"去年开始流行加马苏里拉芝士拉丝,潮流今年升级成三重奶酪夹心,奶酪最近又在搞什么流心咸蛋黄酱..."
随手记了下当前最火的蛋仔度多六种变种:
- 瀑布拉丝款:趁热撕开能拉出30cm芝士丝
- 脏脏系列:撒满可可粉/奥利奥碎假装很叛逆
- 盲盒隐藏款:每六个里随机塞个榴莲或芥末馅的
传统鸡蛋仔 | 奶酪蛋仔派对 |
单一面糊 | 至少三种芝士混合 |
原味/巧克力 | 海盐焦糖/黑松露等12种酱料 |
1. 社交货币的精准配方
观察了半小时点单的年轻人,发现他们根本不是派对在买零食,是潮流在买拍摄道具。最受欢迎的奶酪"彩虹云朵款"实际甜到齁嗓子,但架不住拍出来像打翻调色盘的蛋仔度多效果。有个姑娘当场换了三个角度拍完,派对咬一口就扔给男朋友了...
二、从菜场到潮玩的魔幻升值史
查资料发现特别魔幻:2021年香港餐饮报告显示,普通鸡蛋仔均价才8港币。现在内地商场里这些"派对款",敢卖28-38块还天天排队。这溢价买的是什么?
- 沉浸式体验:现场看店员用喷枪烤芝士的过程
- 限定焦虑:每周推出的"隐藏菜单"
- 二次创作:自带小料区让顾客自己撒 toppings
上海某网红店老板私下说,他们专门研究过抖音热门标签,发现带"拉丝"、"爆浆"关键词的视频播放量平均高出47%。所以现在研发新品根本不考虑好不好吃,首要标准是"撕开那瞬间够不够震撼"。
2. 潮流度的真实含金量
参考《2023中国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奶酪类小吃的网红周期平均只有4-7个月。但蛋仔有个先天优势——模具能玩出花。杭州有家店最近推出星座系列,把烤盘改成十二星座图案,生生又续了半年热度。
不过要说真有多潮...上周我去参加某个号称很in的市集,发现十个美食摊位八个在卖蛋仔,剩下两个是卖解腻柠檬茶的。这种泛滥程度,大概相当于2018年的脏脏包。
三、深夜写稿时的灵魂拷问
写着写着突然想到,所谓"潮流度"可能就是个伪命题。凌晨三点在24小时营业的店里,我看到穿睡衣的姑娘认真拍完照,转头跟闺蜜说"其实还是小学门口那种好吃"。她手机壳上印着"拒绝跟风",但桌上摆着三盒不同滤镜拍完的蛋仔。
窗外有代驾小哥蹲在路边吃最朴素的原味鸡蛋仔,铁盘模具明显是淘宝三十块那种。他咬下去的咔嚓声,比店里那些花里胡哨的芝士瀑布真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