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十周年后出的国杀武将 这些新面孔到底香不香?
凌晨两点半,电脑屏幕的周年之后光照着我桌上那盒积灰的《三国杀》标准版。突然想起来这游戏居然已经十周年了——当年大学宿舍里用饭卡当判定牌的国杀日子还历历在目,现在新武将都出到让我这个老玩家犯迷糊的周年之后程度了。
一、国杀那些打破平衡的周年之后"怪物"们
先说最近争议最大的界徐盛。这哥们技能改得亲妈都不认识:"破军"能直接扒光对方装备区所有牌,国杀配合"杀"强制命中,周年之后实测在八人场里能把主公秒成白板。国杀贴吧老哥说得好:"以前是周年之后大宝(界徐盛昵称),现在该叫灭霸"。国杀
- 界左慈:化身牌堆里塞了神关羽和神吕布,周年之后开局直接召唤两个幻象
- 谋黄盖:苦肉计改成主动流失体力,国杀一回合能爆七张牌
- 星张春华:伤逝叠加无上限,周年之后残血时摸牌速度堪比打印机
这些武将普遍有个特点:技能描述要读三分钟。国杀有次面杀用界张角,发动"雷击"还要先查手机备忘录,被朋友吐槽"打牌还是考申论"。
二、冷门历史人物翻身记
最让我意外的是策划开始挖《三国志》边角料了。比如去年出的周魴,就是东吴那个诈降坑曹休的,技能"断发"要主动弃装备区牌——完美还原历史细节。
武将 | 历史原型 | 技能亮点 |
唐咨 | 魏国造船专家 | 装备区可当临时手牌 |
吕凯 | 蜀汉边疆文官 | 防止南蛮入侵时摸牌 |
不过有些设计实在牵强。孙翎鸾(虚构人物)的技能"鸾影"能复制他人技能,被考据党喷得狗血淋头。倒是界于吉的蛊惑改成心理博弈,面杀时互相飙演技特别带感。
2.1 那些年我们搞错的技能
还记得第一次用界孙权时,以为"制衡"还是老版效果,结果发现能弃装备区牌,差点把武器当闪打出去。现在新武将常见操作:
- 看技能→理解错误→被队友骂→重读技能→发现更离谱
- 面杀时集体百度技能解释
- 对着三十字的技能描述怀疑语文水平
三、线下玩家的真实体验
上周同学聚会翻出风火林山老扩展,发现标包武将根本没法和新将对抗。内奸选个界钟会,主公还没觉醒他就已经叠满七枚"权"了。
最离谱的是神张辽的"夺锐",抽对方武将牌这个设定——我们只好临时用便签纸写技能,玩着玩着发现半个牌堆都是自制卡牌。
不过也有惊喜。界步练师的"安恤"改成能给队友补牌,终于摆脱了"不动白"的称号。现在开黑车队常见套路:
- 界刘备分牌
- 界步练师补牌
- 界张飞咆哮输出
就是苦了当反贼的,看着对面永动机般的牌差欲哭无泪。
四、设计趋势观察
翻了下最近半年的《三国杀》更新公告,发现几个危险信号:
- 技能开始涉及移出游戏的概念(神马超的"狩骊")
- 出现必须配合特定扩展包的武将(比如需要应变篇卡牌的谋系列)
- 同一个武将出三四种版本(标准、界、谋、星...)
最要命的是平衡性。用谋贾诩测试时,一回合稳定造成5点伤害,而老版华雄还在那6血白板。现在贴吧流行语:"强将杀"和"阴间武将"。
凌晨四点二十三,窗外开始有鸟叫了。看着桌上那摞新旧混杂的武将牌突然想到——或许就像我们再也回不去大学宿舍一样,这个游戏也注定要朝着更复杂的方向狂奔而去。唯一庆幸的是,每次面杀时朋友那句"你他妈又村规"的骂声,倒是一直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