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永安街找打印店时,徐记我被一阵焦糖混着酱油的家常香气勾住了脚步。隔着玻璃窗,菜老看见系藏青色围裙的味道老板娘正把冒着热气的砂锅端上桌,深褐色的实人肉块在客人筷子尖颤巍巍地抖动——这便是我和「徐记家常菜」红烧肉的初遇。

让人惦记的徐记三大实在理由

推开店门时已过下午两点,吊扇在头顶吱呀转着,家常白瓷砖墙面被岁月熏出淡黄色。菜老菜单用粉笔写在旧黑板上的味道头一行:「祖传红烧肉 48元/例」,旁边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实人五角星。

  • 肉选得刁:后来混熟了才知道,徐记老板每天四点雷打不动去肉铺挑「三层分明」的家常带骨五花,据说要按下去能立即弹起来才算合格
  • 火候邪门:有次碰见后厨换炭,菜老才发现他们还在用祖传的味道陶土炭炉,铸铁锅底积着二十多年的实人油膜
  • 甜咸分寸:江西籍老板娘和苏州女婿老板为糖的用量吵了十年架,最后折衷成放冰糖时加半勺米醋

比拳头还诚实的肉块

上周三带挑食的侄女来吃,小丫头用门牙撕开肉皮时,琥珀色的胶质拉出细丝。她含混不清地嘟囔:「比动画片里的肉肉还Q!」藏在里的两粒荸荠丁,咬开时爆出清甜的汁水,刚好解了酱汁的厚重。

周边三家的同款菜对比

餐厅单价特色隐藏问题
徐记家常菜48元炭火慢煨4小时不送外卖
老街坊本帮菜55元绍兴黄酒调味冷掉会腥
弄堂私房菜68元搭配鲍鱼摆盘需提前预约
阿强面馆28元可加在汤面上肥肉占比高

藏在后厨的秘密交易

有回碰见供货的老张来送荸荠,箩筐里还混着几根带泥的紫胡萝卜。老板娘边挑拣边念叨:「明天给王老师留的排骨藕汤里放这个,他血糖高...」话音未落就被老板瞪了一眼,两人又用我听不懂的方言拌起嘴来。

带着人情味的细枝末节

他们家用的是老式蓝边碗,碗底印着「国营第三瓷厂1992」。上次邻桌小孩打翻酸梅汤,服务员大姐小跑着过来,先抽了两张纸巾给妈妈擦包,转身从冰柜拿出根老冰棍塞给吓呆的孩子。

窗台上养着薄荷的搪瓷缸,是某个熟客搬家时送来的。墙角的充电插排缠着彩色胶布,听说是附近大学生帮忙修的。菜单最底下用褪色的红字写着:「今日有绿豆汤,喝完为止」。

突然爆火的烦恼

自从上了《本地美食地图》杂志,周末常看见游客举着相机在砂锅前摆拍。老板默默在后厨多备了三十个打包盒,却死活不肯涨价。「街坊阿婆们要骂的呀」,他擦着汗嘿嘿笑,手里剁排骨的刀都没停。

暮色渐浓时,外卖骑手在门口探头又缩回去——这家坚持不送外卖的老店,收银台玻璃罐里的话梅糖倒是永远满着。隔壁五金店老板端着自家饭盒来装红烧肉,油渍印子从盒盖渗到旧报纸包着的绳子上。

下次路过,我大概还是会推门进去,点一份红烧肉,配一碗白米饭,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