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湖剑客酒馆里的传闻江湖传闻
腊月里的老槐树下,酒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霄龙现世寻秘我裹紧粗布斗篷钻进酒馆,吟诀手指刚触到温热的江湖剑客酒碗,就听见邻桌的传闻刀疤脸压低嗓子说:"听说了么?《九霄龙吟诀》残篇在雁门关现世,崆峒派三长老连夜带着弟子北上……"
酒碗停在半空,霄龙现世寻秘酒液在碗沿晃出细密的吟诀波纹。这些年类似的江湖剑客传闻像春天的柳絮般飘满江湖,但这次不同——刀疤脸从怀里摸出半片染血的传闻羊皮纸,上面歪斜的霄龙现世寻秘墨迹分明是前朝兵部的密文样式。
- 三日前,吟诀雁门关驿站遭马贼洗劫,江湖剑客驿丞暴毙
- 死者胸口烙着西域黑火教的传闻莲花印
- 案发现场捡到刻有"龙吟"二字的青铜残片
二、十年磨剑的霄龙现世寻秘困局
我的剑叫青霜,师父临终前用最后的内力刻下剑铭:"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十二年来,我每天寅时三刻准时在竹林练剑,竹叶上的露水能精准地沿着剑脊分成两股。可上个月在岳阳楼,衡山派那个使双钩的年轻人,三十招就挑飞了我的束发银簪。
招式熟练度 | 内力修为 | 实战经验 |
九重圆满 | 七重瓶颈 | 五重欠缺 |
酒馆窗棂透进的夕阳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想起师父曾说:"真正的绝世武功不在招式,在生死间那口不灭的气。"可江湖从来只记得赢家的名字,就像人们说起二十年前的华山论剑,只会提起"一剑西来"叶孤城,谁还记得那个战至力竭的峨眉掌教?
三、暗潮涌动的寻秘路
出雁门关那日,我在茶马古道遇见三拨人:
- 乔装成商队的崆峒派弟子,马车上藏着淬毒的袖箭
- 戴着斗笠的苗疆女子,银镯碰撞声里混着蛊虫振翅
- 牵着骆驼的波斯商人,皮囊里飘出西域曼陀罗的甜香
在废弃的烽火台歇脚时,我在夯土墙上发现半阙剑诀。苔藓覆盖的刻痕透着森然剑气,抬手拂拭的瞬间,背后的驼铃声突然消失了。
四、黄沙下的真相
大漠的月亮像被砂纸磨过,泛着惨白的光。当我跟着星象找到那座被流沙半掩的古城时,黑火教的十二盏莲花灯正围成诡异的阵型。阵眼处立着三丈高的石碑,上面用朱砂写着:"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苗疆女子的银蛊撞上波斯人的弯刀,崆峒长老的判官笔点向我的咽喉。混战中,那方石碑突然龟裂,露出里面半卷泛黄的帛书。所有人都愣住了——帛书开头赫然是《九霄养气篇》,而结尾处被人粗暴地撕去,残留的墨迹像干涸的血。
五、月夜下的顿悟
我在鸣沙山的背风处疗伤时,偶然发现石缝里嵌着半块玉珏。月光透过玉身投射在沙地上,竟显出流动的字迹:"……气贯周天,神游太虚,所谓龙吟非喉舌之音,乃天地共鸣……"
原以为的秘籍 | 实际发现的残卷 |
招式图谱 | 调息心法 |
杀人技 | 养气术 |
晨光刺破云层时,我忽然想起师父握剑的手——那布满老茧的虎口永远微微发颤,他说这是年轻时强行修炼七杀剑落下的病根。远处传来驼铃,我把玉珏埋在鸣沙山的第三座沙丘下,转身时青霜剑突然发出清越的长鸣,惊起一群沙雀。
六、继续前行的江湖
再次路过那个酒馆已是深秋,刀疤脸正在和人吹嘘:"当时我离秘籍就三步远……"我的剑鞘轻轻磕在门槛上,满堂喧嚣突然静止。柜台后的老板娘擦着酒碗轻笑:"客官,温一壶竹叶青?"
门外飘进几片枫叶,沾在尚未风干的墨迹上。我留了半阙新悟的剑诀在墙上,用的是师父教的瘦金体。走到长街尽头时,听见酒馆里传出碗碟坠地的脆响,接着是刀疤脸变了调的惊呼:"这、这是……"
青霜剑在鞘中微微震动,西风卷着黄叶掠过青石板路,城门口的算命瞎子突然收起布幡,二胡声混在风里,依稀是《广陵散》的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