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咸鱼挥起棒球棍:蛋仔派对简笔画背后的蛋仔奇妙脑洞

凌晨两点半,我第N次在草稿纸上画歪了咸鱼的派对胡须,橡皮擦屑堆成小山——这大概是咸鱼我最近最执着的无聊事了:把蛋仔派对里的咸鱼角色和棒球动作结合,用简笔画呈现出来。挥棒画没想到这个奇怪的简笔组合,居然藏着这么多门道...

一、蛋仔为什么是派对咸鱼?为什么是棒球?

最开始纯粹是因为我家六岁侄子随口说了句:"咸鱼叔叔挥棒的样子像在打地鼠"。这个诡异的咸鱼比喻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结果发现游戏里咸鱼的挥棒画肢体动作确实特别适合变形:

  • 圆滚滚的鱼身自带萌感缓冲,怎么画都不会太丑
  • 短小的简笔鱼鳍意外适合表现挥棒时的发力感
  • 永远呆滞的眼神反而增加了戏剧反差

至于棒球?纯粹因为棒球棍的直线条和咸鱼的曲线能形成绝妙对比。后来查资料才发现,蛋仔2022年东京奥运会新增棒垒球项目后,派对日本确实出现过类似的咸鱼趣味插画(虽然人家画的是正经鲣鱼)。

二、挥棒画解剖一条会打棒球的简笔咸鱼

经过二十多张废稿的实战检验,这套动作分解最适合新手:

阶段特征夸张处理点
预备姿势鱼尾弯曲成S型让鱼鳃鼓得像塞了馒头
挥棒瞬间前鳍脱离身体轮廓棒球棍要画得比鱼身长1.5倍
击球完成鱼眼变成螺旋状添加三根飘起的呆毛

最难画的是击球瞬间的张力——要在静态画面里表现动态,我的土方法是把咸鱼的嘴巴画成夸张的O型,鱼鳞全部立起来像炸毛的猫。参考了《动画师生存手册》里关于"预备动作"的章节后,现在会特意在挥棒前加个小小的后仰动作。

三、那些容易翻车的细节

咖啡洒在第三稿上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容易踩的坑:

  • 鱼鳍关节:真实的鱼鳍没有关节,但漫画需要,位置最好在鳍片1/3处
  • 棒球棍握法:咸鱼没有手指,可以用鱼鳍包裹棍子的画法,参考鱿鱼卷吸管
  • 重心问题:站立状态的咸鱼要把下腹画得圆润些,像企鹅的站姿

最要命的是透视错误。有次把棒球棍画成平行于画面,结果侄子说像咸鱼在举荧光棒。后来发现30度斜角最好用,既能展示挥棒轨迹,又不会抢了主角风头。

四、给咸鱼加点戏

画到后来开始脑补剧情,这套动作居然能衍生出好多变体:

  • 失误版:棒球棍脱手砸到自己脑袋,眼睛变成叉叉
  • 英雄版:击出的球带着火星轨迹,鱼鳞反射金光
  • 搞笑版:挥棒太用力把裤子(如果有的话)崩飞

最近尝试加入场景互动——让咸鱼击碎的棒球变成寿司食材,或者把本垒板画成煎锅。这种无厘头处理反而特别符合蛋仔派对的调性,有次在便利店收银台涂鸦,居然被店员认出来是"那个会打棒球的咸鱼"。

窗外的鸟开始叫了,画稿散落一地。或许明天该试试让咸鱼打高尔夫?毕竟那根捡来的树枝真的很像球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