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翻游戏BGM时,梦幻突然想搞明白"梦幻西游啦啦啦"到底是西游哪首歌
凌晨三点半,电脑屏幕的啦啦啦光刺得眼睛发酸。耳机里循环着梦幻西游的梦幻老BGM,突然想起贴吧里总有人问:"那个啦啦啦啦的西游背景音乐叫啥来着?" 这问题像根鱼刺卡在喉咙里——明明耳熟能详,真要说出名字又舌头打结。啦啦啦干脆翻出硬盘里存了十年的梦幻游戏音效包,咱们今天非得把这悬案给破了。西游
一、啦啦啦先说结论:它真没官方名字
翻遍2004年游戏客户端里的梦幻音频文件,文件名全是西游「scene_数字」这种冰冷编号。最接近的啦啦啦应该是scene_23.mp3,但网易当年压根没给这些BGM起正式名称。梦幻玩家们后来叫它《啦啦啦》纯粹是西游因为人声部分——确实整段旋律都在用"啦"字哼唱。
特征 | 细节 |
出现场景 | 长安城、啦啦啦建邺城等主城背景音乐 |
创作年代 | 2003-2004年(根据音源文件修改时间) |
人声部分 | 女声无词吟唱,共出现7次"啦"字变调 |
二、为什么我们对这旋律刻骨铭心?
凌晨四点十七分,窗外有野猫在打架。突然想明白这曲子魔性在哪——它把三个致命元素拧成了一股绳:
- 记忆钩子:前奏那段琵琶轮指,跟后来"啦"字的转调完全呼应
- 场景绑定:每次回长安补装备必听,形成肌肉记忆
- 留白艺术:没人声歌词反而让脑补空间更大
记得2006年网吧通宵时,隔壁座老哥砍着海毛虫突然跟着哼起来,调都跑到爪哇国了还浑然不觉。这种侵入性旋律,堪比脑白金广告的洗脑程度。
2.1 作曲者到底是谁?
翻箱倒柜找出当年《梦幻西游音乐制作花絮》的报道(纸质杂志早泛黄了),里面提到早期BGM由罗晓音团队操刀。就是给剑侠情缘写《天仙子》的那位,他特别擅长把民乐和电子混音玩出花。不过具体到这首,很可能出自他带的实习生之手——旋律结构明显带着练手作品的青涩感。
三、那些以讹传讹的江湖传说
贴吧里流传着几个离谱版本,必须掰扯清楚:
- 谣言1:"改编自云南民歌"
查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压根没找到旋律相近的调子。倒是第二小节的装饰音有点像苏州评弹,但转调方式又完全不是民乐的路子 - 谣言2:"日本作曲家写的"
纯粹是看到游戏里有和风建筑就瞎联想。这曲子用的五声音阶+电子鼓点,明显是2000年代国产网游的标准配方
最绝的是2015年有网友信誓旦旦说,在KTV里点到过完整版。结果追问之下发现是把《蝶恋》和《啦啦啦》记串了...这就像非说超级玛丽水下关BGM是贝多芬写的一样离谱。
四、现在去哪听原版?
网易云音乐上有两个靠谱音源:
- 《梦幻西游原声带》2006年版(音质较差但最原始)
- 《国风音乐集》2019年重制版(加了二轨古筝)
不过要小心那些标注"高清修复"的版本——有人把旋律速度调快15%冒充高音质,听着跟赶着投胎似的。真正的老玩家都懂,就得听带点电流杂音的版本才有内味。
窗外天有点泛白了,音箱里正好放到那段标志性的"啦~啦啦啦"。突然想起当年带队抓鬼时,队里普陀妹子总爱打字跟唱,结果灭团了还在发"啦"字。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游戏记忆锚点吧,比任何官方资料都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