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守法公民在王者峡谷里疯狂输出时,守法到底在输出什么?公民
凌晨两点半,我蹲在自家阳台上抽烟,文案王手机屏幕还亮着刚结束的荣耀排位战绩——12杀3死,MVP旁边挂着个蓝色盾牌标志。守法突然想到个特荒诞的公民事儿:我们这群白天被老板骂得跟孙子似的打工人,晚上在游戏里疯狂讲"守塔别送"时,文案王居然比上班还像个守法公民。荣耀
一、守法虚拟峡谷里的公民真实法律课
上周我们战队有个哥们,因为连续挂机三次被系统扣了20分信誉分。文案王这货第二天专门请假去客服中心申诉,荣耀带着打印出来的守法对战录像和手机充电记录,活像去派出所报案。公民后来他跟我说:"老子房贷逾期都没这么慌过。文案王"
《王者荣耀》的违规判定系统其实比很多人想象得更较真:
- 言语违规:检测到"nmsl"直接禁言,但骂"你清兵像在补暑假作业"就能逃过算法
- 消极比赛:站在泉水里转圈会被判定,但用瑶骑在队友头上看风景就没事
- 外挂检测:去年封了187万个账号,有哥们开透视挂看草丛,结果连对面兰陵王的内裤颜色都看见了
违规类型 | 现实对应 | 玩家骚操作 |
挂机 | 旷工 | 把手机绑在电风扇上假装活跃 |
恶意送人头 | 故意毁坏财物 | 送塔前先给对面发"求五杀" |
言语辱骂 | 侮辱罪 | 用拼音首字母骂人还被系统破译 |
二、那些年我们集体遵守的奇怪规则
我表弟今年高二,有次看他打游戏突然喊:"别拿蓝!法师还没四级!"当时我就惊了——这崽子现实世界里连垃圾分类都搞不明白。后来发现王者玩家对某些潜规则的执着程度,堪比老太太守护广场舞地盘:
- 开局30秒内绝对不打自家野猪,不然打野能跟你急眼
- 残血回城必须找个草丛蹲着,哪怕其实根本没人追你
- 顺风局集体反对投降,逆风局六分投比高考交卷还积极
最绝的是有次巅峰赛,我们这边吕布开局就说:"我老婆要生了,打完这局就去医院。"结果对面五人集体站在中路鼓掌,还主动送了两座塔。你看,虚拟世界的道德约束有时候比现实还魔幻。
2.1 为什么玩家对游戏规则这么较真?
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要是活到现在,估计会拿王者荣耀当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新案例。我发现游戏里遵守规则的人大概分三种:
- 怕掉分型:信誉分低于90打不了排位,跟驾照扣分似的让人焦虑
- 社交压力型:战队群里挂机要被发"下饭操作"表情包轰炸
- 自我实现型:真有人把"电子竞技精神"当信仰,输了比赛比失恋还难受
我们公司前台小妹有句名言:"在游戏里当好人成本多低啊,现实里扶个老太太可能倾家荡产,游戏里给残血队友挡个诸葛亮大招还能被夸暖男。"
三、当法律人开始玩农药
去年某政法大学搞了个《游戏行为法理学分析》的研讨会,有个教授说他在游戏里举报玩家时,会下意识引用《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二条。更绝的是他们法学院战队,打游戏时沟通全是法言法语:
- "请求支援"说成"申请人身保护令"
- "偷塔"说成"善意取得敌方防御塔"
- "团灭"说成"宣告敌方民事权利能力终止"
我翻过腾讯的《游戏安全处罚规则》,7.2.3条写着"使用非官方提供的外挂程序",这表述严谨得跟刑法似的。有次我遇到个开挂的,举报时特意备注"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结果客服回复比我的起诉书还正式。
3.1 游戏仲裁委员会的日常
认识个在腾讯做游戏仲裁的老哥,说他们每天要处理30万起"案件"。最离谱的申诉理由是:"我送人头是因为女朋友说再输就分手,这属于紧急避险。"还有个哥们声称自己挂机是被城管追,附上了现场执法视频当证据。
他们内部有套魔幻现实主义的评判标准:
违规行为 | 现实参照 | 判罚逻辑 |
故意掉分 | 骗保 | 查战绩曲线像分析心电图 |
演员行为 | 商业欺诈 | 要看是否收"导演费" |
语言暴力 | 精神损害赔偿 | 骂"菜狗"比骂娘处罚轻 |
四、从虚拟守法到现实守法的神奇跳跃
我楼下网吧老板有次吐槽,说现在年轻人特别有意思——游戏里规规矩矩领防沉迷奖励,现实里敢为奶茶店排队两小时打架。但确实有些变化在悄悄发生:
- 有个00后玩家因为游戏举报系统太好用,毕业后真去考了网络监察公务员
- 我们战队有人把游戏里的信誉分机制套用到员工考核,结果被同事骂"吕布开大清兵线——不讲武德"
- 去年有个电信诈骗团伙,因为打王者时太遵守"不骗队友"原则暴露了身份
凌晨三点四十五分,烟盒已经空了。手机突然弹出战队群消息:"明天九点公司检查,都别熬夜了。"我笑着锁屏,心想这群夜里在峡谷当模范公民的混蛋,白天大概又要在地铁里抢座位了。游戏里的蓝色盾牌在黑暗中发着光,像极了小时候幻想过的警察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