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玩蛋仔派对非得实名认证?为什玩这事真没那么简单
凌晨两点盯着手机屏幕,突然想开把蛋仔派对放松下,蛋仔结果弹出个实名认证界面——这场景估计好多人都遇到过。派对说实话,实名第一次见到这要求时我也纳闷:不就打个游戏吗,认证怎么搞得跟银行开户似的为什玩?但后来查了资料才发现,背后牵扯到的蛋仔事情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一、派对法律红线摆在那儿呢
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实名《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里白纸黑字写着: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实名注册。当时这个政策出来的认证时候,游戏圈简直地震,为什玩现在回头看确实改变了整个行业生态。蛋仔
- 所有运营满半年的派对游戏必须接入实名系统
- 未实名用户不能充值消费
- 未成年人游戏时长严格受限
去年在网吧亲眼见过有个初中生拿着爷爷身份证认证,结果系统直接弹出人脸识别,实名把孩子急得直跺脚。认证虽然看着有点残忍,但这类措施确实让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情况改善了不少。
二、防沉迷不是闹着玩的
蛋仔派对这种派对类游戏最容易出现未成年人扎堆的情况。我表弟班上有个孩子,曾经连续玩蛋仔派对36小时没下线,最后低血糖送医院——这事后来还上了本地电视台。
年龄段 | 可玩时长 | 消费限制 |
8岁以下 | 禁止登录 | 完全禁止 |
8-16岁 | 工作日1小时/天 | 单次≤50元 |
16-18岁 | 工作日2小时/天 | 单次≤100元 |
现在游戏里要是碰到开麦骂人的小学生,举报后系统真的会秒封号。有次匹配到个自称"五年级战神"的队友,第二天看他ID果然变成了灰色。
三、你以为只是防小孩?太天真了
去年公安部破获的某起网络诈骗案里,犯罪分子就是在游戏里专门物色土豪玩家。他们先开小号在蛋仔派对里蹲点,专挑那些抽限定皮肤不眨眼的大佬搭讪。
后来网警朋友跟我说,现在游戏实名制还有个隐藏功能:一旦发生网络诈骗,警方能通过实名信息快速锁定嫌疑人。上个月我们小区就有个阿姨,因为在游戏里被骗了八千多,幸亏有实名记录,钱最后追回来大半。
四、游戏公司自己的小算盘
网易的财报显示,蛋仔派对18岁以上用户占比超过76%。有次跟做游戏运营的朋友喝酒,他吐露真言:"没实名认证的数据根本不算KPI,老板开会时直接当这些用户不存在。"
更深层的是充值问题。现在应用商店规定,未实名的账号不能进行任何消费。对于靠皮肤和季票赚钱的游戏来说,这等于直接断了收入来源。记得有个月蛋仔派对流水下滑,后来发现是某渠道的实名认证接口出了bug。
五、国际惯例还是中国特色?
熬夜查资料时发现个有趣现象:韩国网游从2000年就开始实名制,日本手游现在也要求绑定信用卡信息。但欧美国家多数只需要邮箱注册,这点经常被海外玩家吐槽。
不过这两年情况在变。欧盟最新通过的《数字服务法》里,已经要求游戏平台必须验证用户年龄。Reddit上有个英国玩家抱怨,说他玩蛋仔派对国际服时,被要求上传护照照片,气得他连发三条动态骂街。
凌晨四点的窗外开始有鸟叫声,屏幕右下角弹出电池电量不足的提示。突然意识到自己为了搞懂这个实名认证问题,居然查了三个多小时资料。可能游戏就像城市的另一面,既需要自由奔跑的空间,也得有红绿灯和监控摄像头。下次再遇到实名认证弹窗,大概不会再觉得它烦人了吧——至少能少遇到几个挂机骂人的小学生,这点代价还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