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场开局选角色就像挑媳妇
刚开始玩的游戏时候,我蹲在衙门门口的角色算命摊前犹豫了半小时。游戏里给的选择三张初始脸谱,白面书生型、生存市井商人型、法则江湖游侠型,官场每个都暗藏玄机。游戏隔壁老张头端着茶壶路过,角色瞟了眼我的选择屏幕嘟囔:"选那个带疤的,衙门里混得开。生存"
出身类型 | 初始加成 | 隐藏属性 |
书香门第 | 科举+15% | 同窗关系网 |
商贾世家 | 银两×200 | 贿赂抗性-20% |
江湖游子 | 情报收集+30% | 被御史盯梢概率+25% |
千万别小看初始选择
我后来才明白,法则选商贾出身虽然起步有钱,官场但每次升官都要多交50%的游戏"清廉保证金"。有次在醉仙楼遇见个选书生出身的角色玩家,人家靠着同窗会的关系网,三年就混到从六品。
二、县衙里的生存法则
刚当上九品主簿那会儿,每天寅时就要爬起来点卯。游戏里的时辰系统贼真实,有次我忙着处理红颜任务误了时辰,被知县老爷当众打了十板子,整整三天走路都带飘。
- 必做日常:
- 卯时点卯(+5政绩)
- 午时巡视市集(随机事件)
- 酉时拜会上司(关系值+3)
- 隐藏机遇:
- 戌时后门收状纸(触发支线案件)
- 雨天城隍庙偶遇(结识特殊NPC)
我的第一次升迁
记得处理张寡妇丢鸡案时,我灵机一动把嫌犯锁定在隔壁王屠户身上。结果系统弹出一串选项:
- 严刑逼供
- 暗中调查
- 悬赏寻鸡
选了第二个才发现王屠户是知县的远亲,最后用这个把柄换来第一次升迁。这游戏里的关系网系统比蜘蛛网还复杂,现在我的备忘录里还记着三百多个NPC的亲属图谱。
三、官场进阶的四大支柱
混到五品知府时悟出个道理,当官就像走钢丝,得保持四方面平衡:
政绩 | 明面上的KPI | 影响升迁速度 |
声望 | 民间口碑 | 决定特殊事件触发 |
人脉 | 派系关系 | 涉及官场保护网 |
暗账 | 灰色收入 | 维系日常开销 |
上次江南水患,我咬牙把暗账里的五万两拿去赈灾,结果触发青天老爷成就,直接跳过考核升了半级。不过第二天就被户部的人查账,好在提前在《官场博弈录》里学过做假账的十八种手法。
四、派系斗争的生存艺术
游戏里三大派系斗得跟乌眼鸡似的:清流党的读书人整天吟诗作对,勋贵派走路都带着家将,寒门系最爱在酒馆发牢骚。有次中秋诗会,我同时接到三个派系的请柬,急中生智装病躲过一劫。
- 站队技巧:
- 观察当前圣眷(系统每月更新)
- 分析派系领袖健康状态
- 计算敌对派系实力差值
上次吏部考核,我提前三个月给清流党大佬送砚台,结果考核当天他突发中风。幸亏我留了后手,把备用的《寒门策论》转送给寒门系,这才保住官位。
五、那些改变命运的瞬间
游戏里最刺激的是随机事件系统,有次微服私访遇到刺客,要不是之前在武馆学过空手接白刃的招式,差点就提前结局。后来才知道刺客是政敌派来的,气得我连夜写奏折参了他一本。
现在书房里还挂着那年殿试的考题:"论漕运与边防之轻重"。当时我剑走偏锋写了篇《以商养兵策》,气得主考官摔了茶碗,却意外获得皇帝朱批"另辟蹊径,可造之材"。
窗外传来打更声,游戏里的月亮刚爬上官邸的飞檐。看了眼案头堆积的公文,又该去处理盐商闹事的案子了。师爷在门外轻声催促:"大人,巡抚的轿子快到城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