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半,蛋仔点起我为什么在B站刷蛋仔派对跳舞视频?派对
昨晚失眠到凌晨三点十八分,手机屏幕的跳舞光刺得眼睛发酸。手指机械地往下划拉B站推荐页,视频突然被一个封面闪到——粉紫色蛋仔顶着鸡窝头,蛋仔点起配文"二十起床舞!派对包学包会!跳舞"。视频鬼使神差点进去,蛋仔点起结果看着看着就天亮了...
这个病毒式传播的派对舞蹈到底什么来头?
后来查资料才发现,这个被称作"二十起床舞"的跳舞动作组合,最早是视频《蛋仔派对》玩家"脆脆鲨不脆"去年11月上传的UGC内容。当时她只是蛋仔点起随手把游戏里几个基础动作:
- 扭屁股(游戏里叫"电摇")
- 弹簧腿(长按跳跃键触发)
- 疯狂转圈(方向键+技能键)
配上《二十不惑》的BGM剪辑成15秒视频,结果两周内播放量破了800万。派对现在抖音#蛋仔二十起床舞话题下已经有27.8亿次播放,跳舞连地铁站都能看见小学生对着手机屏幕扭。
动作分解说明书
时间点 | 动作要领 | 真人可模仿度 |
0-3秒 | 左右摇晃时重心要放在脚后跟 | ★★★(容易崴脚) |
4-7秒 | 突然下蹲要配合吸气 | ★(膝盖警告) |
8-15秒 | 转圈时盯着固定参照物 | ★★★★(头晕目眩) |
为什么这个舞能让人上头?
凌晨四点二十二分,我瘫在沙发上琢磨这事。根据《游戏行为心理学》里的说法,这种魔性舞蹈爆火有三大原因:
1. 笨蛋快乐效应
蛋仔圆滚滚的身材做任何动作都像在搞笑,特别是那个弹簧腿——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有人类能把膝盖弯成那种角度。但恰恰是这种反物理的夸张,让人看着就忍不住嘴角上扬。
2. 肌肉记忆陷阱
舞蹈动作其实就三个基础模块循环,但组合顺序每次都有微妙变化。大脑会产生"马上就能预测下一步"的错觉,结果被算法拿捏得死死的,跟嗑瓜子停不下来一个原理。
3. 熬夜补偿心理
凌晨三点看这种视频特别有罪恶的快感。那些蹦跶的蛋仔就像在替疲惫的你发泄精力,有种"虽然我瘫着但我的电子替身很活跃"的诡异满足感。
亲测跳这个舞的真实体验
早上六点零七分,我居然真的对着教程试了试。以下是血泪实录:
- 第一次尝试:下蹲太猛撞到茶几,现在膝盖上还有块淤青
- 第三次尝试:转圈时拖鞋飞出去砸中了猫
- 第五次尝试:邻居在业主群里问"楼上在跳踢踏舞吗"
不过说真的,跟着跳完三遍后莫名神清气爽,比喝美式还提神。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拿它当晨起操——虽然官方从没说过这能减肥,但扭完确实会出层薄汗。
那些让人笑吐血的二创版本
现在最火的已经不是原版了,各种变异版本才真有毒:
1. 考研版
up主把BGM换成《肖秀荣政治背诵音频》,蛋仔扭动节奏完美卡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是...",评论区全在喊"别跳了!知识点要从耳朵里甩出来了!"
2. 打工人版
给蛋仔P上工牌,动作改成"敲键盘-摔鼠标-抢会议室-工位摸鱼四连",转圈变成追末班车。这个版本在深圳科技园片区特别火,据说有公司年会真跳了这个。
3. 相亲相爱一家人版
最绝的是用微信原始人表情包重制的版本,那些中老年表情包小人跳起蛋仔舞,配上《酒醉的蝴蝶》BGM,我妈昨天还把这个发在家群里...
窗外鸟开始叫了,咖啡杯底积了层凉掉的残渣。手指还在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敲那个魔性的节奏——哒哒,哒哒哒,转圈圈。可能今晚睡前,我还会再点开那个粉紫色蛋仔顶着鸡窝头的视频。毕竟谁能拒绝一只电子生物,替你在深夜里不知疲倦地蹦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