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蛋仔能玩小蛋仔派对吗?小蛋这事儿得掰开了说
凌晨两点半,我盯着屏幕上的蛋仔“小蛋仔”三个字发呆。朋友家五岁的派对娃昨天举着平板问我这个问题,当时随口糊弄过去了,小蛋现在越想越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毕竟连“小蛋仔”到底指什么都不清楚,蛋仔这问题就跟问“张三能参加张三演唱会吗”似的派对离谱。
先搞明白“小蛋仔”到底是小蛋个啥
翻遍各大应用商店和游戏论坛,发现“小蛋仔”至少有三重身份:
- 游戏角色:网易《蛋仔派对》里那些圆滚滚的蛋仔Q版形象,玩家都管它们叫小蛋仔
- 玩具周边:超市里卖的派对盲盒蛋仔,拆开能摸到软胶材质的小蛋小公仔
- 方言昵称:两广地区老一辈对小孩的称呼,跟“崽崽”差不多意思
类型 | 能否参与派对 | 具体表现 |
游戏角色 | 当然能 | 本身就是蛋仔派对主角,能跑酷能组队 |
实体玩具 | 间接能 | 可以摆在游戏机旁边当气氛组 |
人类幼崽 | 看情况 | 得先确认是派对不是在游戏适龄范围内 |
游戏里的小蛋仔有多疯
要是问的是《蛋仔派对》这个游戏,那可算问对人了。小蛋上周我侄女用我的蛋仔账号连玩三小时,现在我的派对小蛋仔穿着粉色恐龙装,段位已经比我还高。
这游戏里的小蛋仔确实能玩派对,而且玩得比真人野多了:
- 30人同屏的“抢椅子”模式,最后三秒永远有老六把你撞飞
- 团队战里总有人把队友当炮弹发射
- 自定义地图里那些阴间机关,十个有九个是玩家自己设计的
不过要注意个冷知识:游戏里的小蛋仔其实没有自主意识。那些看似疯癫的操作背后,都是屏幕前的人类在搓玻璃板或者按手柄。
适龄问题才是关键
查了下《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这游戏理论上适合12岁以上,但实际玩家年龄能差出二十岁。见过最离谱的是小区广场上,六十岁的张奶奶和她六岁的孙女组队双排。
所以如果是人类小蛋仔想玩,得先确认:
- 账号是不是用成年人身份证注册的
- 防沉迷系统有没有锁死时间
- 家里WiFi够不够支撑多人混战
实体蛋仔的参与方式
去年生日收到过一整套盲盒蛋仔,现在还在我显示器顶上站岗。要说这些塑料小蛋仔能不能玩派对...倒也不是完全不行:
- 当物理外挂:把幸运款摆键盘旁边求buff
- 做直播道具:镜头前摆一排增加节目效果
- 玩现实版派对:手动推着它们在桌面上演闯关
不过最硬核的还是B站某个up主,真的给蛋仔玩具装了微型电机,靠遥控器实现了自动移动——就是成本够买二十个游戏皮肤。
方言梗带来的误会
前阵子去广州茶餐厅,听见老板娘喊后厨“小蛋仔快点上菜”,差点以为要端出个游戏周边。后来才知道在粤语语境里:
- “小蛋仔”可以指学徒小哥
- “蛋散”才是骂人的话
- 真要说游戏角色得叫“波蛋仔”
所以要是听见家长说“不准玩小蛋仔”,可能根本不是指游戏,单纯是叫孩子写作业去。
凌晨三点四十,冰箱里最后听可乐也喝完了。想起朋友家娃问这个问题时,手里其实抱着个蛋仔玩偶,平板上还开着游戏界面——好家伙,这是搁这儿玩俄罗斯套娃呢?
所以答案很简单:游戏里的小蛋仔天天开派对,现实中的小蛋仔要看是玩具还是孩子,至于方言里的小蛋仔...建议先搞清楚人家到底在说什么。这会儿游戏日常任务该刷新了,我得去给我的小蛋仔挣件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