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中型世界》里造一座中型埃菲尔铁塔:从零开始的生存模式指南
凌晨两点半,我的埃菲第17杯咖啡已经见底,游戏里的尔铁史蒂夫正站在一堆散落的铁块和木头中间发呆。这已经是世界本周第三次尝试在生存模式复刻埃菲尔铁塔了——前两次要么比例失调像根火柴棍,要么建到一半发现材料不够。中型现在终于摸索出点门道,埃菲趁记忆还新鲜赶紧记下来。尔铁
为什么是世界中型尺寸?
最开始我也纠结过尺寸问题。原版埃菲尔铁塔高300米,中型按游戏里1格≈1米换算:
尺寸类型 | 高度 | 材料消耗 | 适合场景 |
迷你版 | 30-50格 | 2-3组铁块 | 庭院装饰 |
中型版 | 80-120格 | 8-12组铁块 | 地标建筑 |
等比例版 | 300格 | 45+组铁块 | 创造模式专用 |
中型版本最现实——既能保留铁塔的埃菲优雅曲线,又不会让生存模式的尔铁资源收集变成噩梦。我最后选了96格这个数,世界刚好是中型原版的1/3比例,计算材料时也好处理。埃菲
材料筹备的尔铁血泪史
别信那些教程说的"随便挖挖就有铁",真实情况是:
- 需要准备832个铁锭(13组+16个)
- 这意味着要挖至少104个铁矿石(实际更多,因为不是每个矿脉都爆4-6个)
- 辅助材料:3组木头(脚手架用)、半组玻璃(观景台)、1组石台阶(基座)
我的采矿路线是Y=12到Y=16的天然矿洞,带着三把铁镐和64个火把。记得在矿道墙上做标记,有次我迷路饿死在矿里,重生后找尸体花了半小时...
省材料小技巧
凌晨四点突然开窍发现的:
- 塔身内部用圆石代替铁块(反正看不见)
- 基座用石砖+铁栏杆组合,比全铁省30%材料
- 脚手架用橡木,比云杉便宜还容易获取
施工中的五个致命错误
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希望你别重蹈覆辙:
- 没预留脚手架空间- 建到40格高才发现够不着顶部,被迫拆了重建
- 忘记带水桶- 从70格摔下来时,才想起没准备防摔措施
- 夜间施工- 苦力怕在脚手架下开派对,炸飞我三天库存
- 错误的比例- 第一版塔腿间距太大,像只机械蜘蛛
- 单机作业- 最后20格时特别希望有人递材料
正确的塔身比例
参考《Minecraft建筑学》(Marcus Persson著)的黄金分割法:
部位 | 宽度比例 | 96格版实际格数 |
基座 | 1:1.6 | 24格×15格 |
中层平台 | 1:1.2 | 12格×10格 |
塔尖 | 1:0.8 | 3格×4格 |
分阶段建造实录
实际建造花了游戏时间两周(现实时间三个通宵),分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座工程
选在平坦的草原生物群系,用石砖打底24×15的矩形。四个角各留5格空隙做塔腿连接处——这里最容易算错,我拿木牌标记了坐标点。
塔腿的倾斜角度特别难把握。最后发现用铁栏杆当辅助线最方便:先竖直堆10格,然后每上升3格向外延伸1格,形成完美曲线。
第二阶段:主体框架
从50格高度开始改用铁栅栏+铁块交替的镂空结构。这里有个细节:真实铁塔的金属网格在游戏里要用楼梯块表现,把铁楼梯倒置摆放能模拟那种工业感。
到75格时遇到瓶颈——背包里的铁块只够完成一侧。不得不暂停工程,又下矿挖了两天。建议各位在60格高度时做次材料清点。
第三阶段:观景台
原版铁塔有三个平台,我保留了中间和顶部两个:
- 中层平台(64格高):玻璃地板+铁栏杆,放了自动贩卖机(其实是发射器)
- 顶层平台(92格高):缩小版,用活板门做了可开合护栏
意外收获是发现可以用营火模拟塔顶的探照灯效果,配合烟雾效果特别真实。
生存模式专属优化
和创造模式不同,生存版要考虑实用功能:
- 在基座埋了自动熔炉阵列,烧矿时顺便当烟囱用
- 塔腿内部改造成螺旋楼梯,每20格设休息平台(放箱子和床)
- 顶部藏了发射器,用雪球模拟庆典时的烟花效果
最得意的是用绊线钩+红石做了个简易电梯——虽然速度慢得像老式升降机,但总比爬楼梯强。具体布线方法是从《红石革命》里学的,核心是用活塞推动黏液块。
天快亮了,游戏里的太阳正从铁塔背后升起来。这座带着焊疤和补丁的中型铁塔,比起那些完美复刻的创造模式作品,反而更有种笨拙的生命力。下次也许该试试在塔顶养只鹦鹉?听说能训练它模仿巴黎街头的风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