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张飞张飞那豹头环眼的局限形象总让人热血沸腾。涿郡屠户出身的蜀汉他,当阳桥头一声吼吓退曹军的兴衰故事,至今还在茶馆说书人的张飞醒木下翻飞。但很多人想不通:这般猛将为何没能阻止蜀汉灭亡?局限这问题就像老李头在胡同口下棋时突然冒出来的疑惑——看似简单,细想却藏着大文章。蜀汉
一、兴衰猛将的张飞局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汉中之战,张飞率精兵万余人把曹魏名将张郃打得丢盔弃甲。局限这场大捷被《三国志》记作"郃弃马缘山,蜀汉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兴衰可就在同一年,张飞关羽失荆州的局限消息传来,蜀汉的蜀汉国土突然少了三分之一。
时间 | 张飞战功 | 蜀汉战略损失 |
219年 | 大破张郃 | 丢失荆州 |
221年 | 筹备伐吴 | 刘备称帝消耗国力 |
1.1 单骑难挽狂澜
章武元年(221年),张飞在阆中准备伐吴所需的"白毦兵"。这个时期蜀汉的军械库里,记载着"矛丈八尺,马五十四匹",而东吴水军战船已过千艘。张飞再怎么督促部下赶造兵器,也补不上国力的根本差距。
二、暗流涌动的朝堂
成都的丞相府里,诸葛亮正对着益州士族的联名信皱眉。这些本地大族表面上支持北伐,背地里却偷偷把粮食运往南中贩卖。张飞屯兵在外的这些年,朝堂上逐渐形成了三股势力:
- 荆州旧部(关羽、张飞系)
- 益州本土豪强
- 东州外来集团
法正去世后,这个微妙的平衡开始倾斜。张飞最后一次见刘备时,提到要严惩几个克扣军粮的益州官员,却被刘备以"大局为重"搪塞过去。这件事在《华阳国志》里有隐晦记载,说"飞欲治其罪,先主抚而遣之"。
三、不可逆的国运
当我们翻开《季汉辅臣赞》,会发现蜀汉的灭亡早就有迹可循。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时,国库存粮仅够支撑三个月;到了姜维屯田沓中,这个数字变成了勉强维持一个月。
年份 | 粮食储备 | 在册兵力 |
223年 | 30万斛 | 10万 |
263年 | 8万斛 | 4万 |
3.1 人才断层的危机
张飞的长子张苞早夭,次子张绍后来成了主和派。当年跟着先主入川的老将,到景耀年间只剩下廖化、宗预几个白发将军。成都的年轻官吏们更愿意背诵《老子》而非《六韬》,这种变化连张飞复生恐怕也难以扭转。
街亭失守的消息传到成都时,茶馆里的说书人正在讲长坂坡的故事。有个孩童突然问:"张将军这么厉害,为什么现在不来救我们啊?"满座寂然,只听见茶博士往铜壶里注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