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写出来的做动蛋仔派对动画制作指南

凌晨2点37分,咖啡已经凉了,画画显示器蓝光刺得眼睛发酸。世界但想到昨天邻居家小孩追着我问"蛋仔动画怎么做",蛋仔还是派对决定把这几年的经验倒出来。这玩意儿真没网上说的游戏那么玄乎,咱们用人话聊。做动

一、画画先搞清楚你要做什么动画

去年帮某游戏公司做外包时,世界他们的蛋仔主美说过句大实话:"80%的新人连需求都没搞明白就开始建模"。蛋仔派对的派对动画主要分三类:

  • 角色待机动画:就是蛋仔站着发呆时的微动作,比如呼吸起伏、游戏左右摇晃
  • 竞技动作:推人、做动跳跃、画画翻滚这些核心玩法动作
  • 剧情动画:过场CG里那些带表情变化的世界表演

我抽屉里还留着当时记的速记本,给你们看看关键参数:

动画类型平均帧数循环要求
待机动画24-36帧必须无缝循环
竞技动作12-18帧允许短暂停顿

二、别急着开软件,先准备这些

去年用MacBook赶工时突然蓝屏的惨剧让我学乖了。做蛋仔动画前得准备好:

  • 性能过剩的电脑(别信最低配置)
  • 数位板(2000元档的Wacom就够用)
  • 一罐防手抖的咖啡(但别像我这样喝到心悸)

1. 参考素材收集

游戏里的蛋仔模型其实藏着彩蛋——它们的运动轨迹都符合弹性小球物理规律。建议先做这些事:

  • 录屏游戏实况(记得关UI)
  • 用Premiere逐帧分析落地缓冲动作
  • 在速写本上画运动轨迹曲线

2. 软件选择困境

凌晨3点15分,窗外有野猫在叫。说真的别纠结软件,这些年我用过的工具:

  • Blender:免费但学习曲线陡峭(去年摔坏过键盘)
  • Spine:做2D骨骼动画特别快(适合赶deadline)
  • Live2D:表情动画神器(但订阅费肉疼)

三、开始动手的实操细节

咖啡渍还留在去年买的《动画师生存手册》上。做蛋仔动画要特别注意这些点:

1. 弹性节奏把控

蛋仔的跳跃动画有个行业秘密——预备动作要比实际跳起多3帧。具体可以这么拆:

  • 下蹲预备:8帧(逐渐加速)
  • 腾空阶段:4帧(带旋转效果)
  • 落地缓冲:6帧(屁股要着地)

2. 表情动画的坑

上周帮学妹改作业时发现的通病——新人总把眼睛嘴巴分开K帧。其实蛋仔的表情要:

  • 眼睛闭合比嘴巴慢2帧
  • 腮红要随表情强度变化
  • 眉毛和耳朵必须联动

突然想起冰箱里还有半盒没吃完的提拉米苏。说到表情变化规律,这个参数表可能有用:

情绪状态瞳孔大小嘴巴开合
普通100%30%
惊讶150%80%

四、测试环节的隐藏技巧

凌晨4点的风从窗缝钻进来。测试动画时千万别直接导入引擎,先用这些土方法:

  • 把动画GIF发到手机上看(屏幕小更容易发现问题)
  • 倒着播放检查动作流畅度
  • 用50%透明度叠在原版游戏动画上对比

去年有个项目就是因为没做灰度测试,导致蛋仔翻滚时露出了诡异的臀部穿模,被玩家做成了表情包...

五、给新人的血泪建议

天快亮了,最后唠叨几句:

  • 别追求完美主义(我的第一个蛋仔动画像得了帕金森)
  • 多观察现实中的弹力球运动(现在看什么都像关键帧)
  • 备份!备份!备份!(说三遍是因为吃过亏)

咖啡杯底沉淀着未溶解的糖粒,显示器的蓝光在晨光中渐渐暗淡。其实做动画最妙的不是成品,而是那个让圆滚滚的蛋仔突然有了生命力的瞬间——就像现在窗外渐亮的天色,不知不觉就活过来了。